北京市第九中学分校朱爱丽:用有温度的爱 育有情怀的人
导读:2005年 7 月,朱爱丽老师踏上了讲台。在观看过教育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之后,她就在内心暗暗发誓:她要像马修老师一样,用爱为孩子们营造一方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15 年过去,朱老师已经成为了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她始终奋战在教育教学一线,兢兢业业,用自己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无私地付出。
2005年 7 月,朱爱丽老师踏上了讲台。在观看过教育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之后,她就在内心暗暗发誓:她要像马修老师一样,用爱为孩子们营造一方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15 年过去,朱老师已经成为了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她始终奋战在教育教学一线,兢兢业业,用自己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无私地付出。
朱老师曾先后荣获“北京市第三十一届紫禁杯班主任”一等奖, “石景山区优秀班主任”、“石景山区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石景山区教育系统师德标兵”,两次获得“石景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所带班级获得了“北京市优秀班集体”的荣誉。面对这些成绩,她不骄不躁,继续专注于探索与学习,努力做一名专业扎实的好老师。
朱老师始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她积极参加市、区、校级各项活动的培训、学习与研讨,主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朱老师在北京教学学院举办的 2017-2019 年“青蓝计划”项目初中语文学科培训中表现优秀,被评为优秀学员。所上的两节市级公开课获得好评。她积极参加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的撰写与研究课的实践,积极进行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新课程教学教法的研究,获得了诸多奖项。
朱老师深知,活动是情感教育的最好契机。她善于结合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抓住活动契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疫情期间,朱老师继续依托市区级、学校年级,以班级活动作为载体,对学生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居家小达人”活动、“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初三百日誓师活动、“晨起打卡”活动、“今日小结”活动……朱老师用心组织、开展每一次活动,逐步走进了孩子的内心,让德育有了感情的温度。
在日常教育中,朱爱丽老师十分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协作。一直以来,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堂、微信群、联系本等方式,朱老师已经与家长建立了温馨的沟通渠道。疫情期间,朱老师通过和家长们的协商,于中考前几个月实行了每日反馈与每周反馈制度。朱老师利用学科优势,用积极的语言对每个同学进行个性化寄语,并提出真诚的建议与期待。在看到孩子们真挚的回信后,朱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得益于良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朱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们有着较高的语文素养,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班主任工作中,朱爱丽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对任课老师的感恩之心。在临近毕业的时间,朱老师组织学生为每位老师写下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字里行间,学生们书写了段段真挚的故事,信件中承载了师生间深深的情意。朱老师把有温度的爱传递给每个孩子,让感恩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间。
朱老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外地关注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孩子。疫情期间,朱老师班中有一名患重度抑郁的女孩,随时表现出消极、厌世、悲观、无望的情绪。朱老师积极与她建立了沟通的桥梁,每天持续倾听她的心声。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七八个小时……朱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并及时地对她进行劝勉安慰、积极引导,同时与家长积极沟通,帮助她解决内心的困惑。朱老师用有温度的爱赢得了这个女孩的信任和喜爱,她的病情也有了很大的好转。
朱老师的班级从初一开始就有位韩国同学——南裕螺。朱老师知道,外国学生需要班主任老师付出更多关爱。于是,朱老师鼓励她竞选学生会干部,并帮助她在学习更进一步。疫情期间,朱老师也经常与她电话、微信交流,了解她生活与心理的情况,这位韩国同学也会第一时间与老师分享她的好消息。朱老师用有温度的爱,融化了这个可爱的韩国女孩。
朱爱丽老师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教育情怀。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朱老师收获了学生的爱戴,收获了家长的认可,更收获了内心的幸福。用有温度的爱,育有情怀的人,朱老师会继续带着学生的信任与期待,当一位心生幸福的好老师。
编辑 | 张心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