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好老师
当前位置:首页 > “四有”好老师

古城中学刘芳: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1-07-29 14:25:15

导读:刘芳,1993年湖北大学毕业后在古城中学从事历史教学工作,至今27年。荣获北京市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榜样”、骨干教师,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优秀教师等称号,并带领教研组多次获得市、区青年文明号和区优秀教研组荣誉。


刘芳,1993年湖北大学毕业后在古城中学从事历史教学工作,至今27年。荣获北京市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榜样”、骨干教师,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优秀教师等称号,并带领教研组多次获得市、区青年文明号和区优秀教研组荣誉。




2020年疫情期间,国人感受了太多的挺身而出、坚守岗位的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刘老师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结合起来,让同学们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的原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隐忍内敛、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集体主义观念,“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凝聚力向心力等等。


刘老师一直把对学生的爱放在首位,不管担任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全力以赴,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她常年奋战在高三教学第一线,并经常跨校区跨年级超负荷教学。




刘芳老师很少计较名利得失,在评高级职称时,她主动退出竞争,即使职称问题影响到后来一系列荣誉的评选也并不后悔。刘老师认为,教师的最大荣耀是学生的认可和爱戴。她的学生在北京晨报写下了评价:“刘芳老师在我眼里是一个几近完美的人,她博学多才却谦虚低调,性格温柔却有一股子韧劲儿,沉静寡言却总是一语中的。我愿意她做我一生的良师益友。”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尽管已有多年教学经验,但刘老师仍积极参加培训,研究课改动向;钻研教材,查阅资料,反复琢磨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尽量站在学生角度,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新内容,避免老师因年复一年的教学而产生的倦怠感。




历史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刘老师还带领团队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历史学科课程有机渗透的实践研究,并主持了北京市教育学会相关课题。通过开发身边的乡土历史资源,利用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展假期远途游学,而学生通过这样的历史教学,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不仅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更有了使命感和担当意识。这种模式在石景山区乃至北京市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怀着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科的敬畏,她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刘老师说“人生的价值,就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句话,就是她的毕生追求。


编辑 | 冯宇杰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