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校长访谈

西城区志成小学校长吴昊:笃行不怠 落实“双新”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3-12-14 17:27:54

导读: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引、原则遵循、标准依据和操作提示,同时也擂响了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战鼓。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浪潮中,志成小学紧跟“双新”步伐,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实施新探索,采取两大举措,积极推动“双新”落地见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cc.jpg



北京市西城区志成小学校长 吴昊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引、原则遵循、标准依据和操作提示,同时也擂响了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战鼓。

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浪潮中,志成小学紧跟“双新”步伐,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实施新探索,采取两大举措,积极推动“双新”落地见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三类课程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志成小学立足课程建设,丰富育人渠道,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着力打造三类课程。

基础型课程,通过全学科推进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品质,增强效度。首先,是单元整体备课常态化,提升课堂质量。明确单元主题、设立单元目标、深入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并创设适合情境,帮助学生厘清知识间的关系,构建知识的网络,切实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单元整体研究进阶化,提升课程品质。各学科研究团队积极思考,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的进阶化,进一步优化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素养,推动了新课标理念的落地。最后,单元整体实施精品化,发挥课程引领。以作业设计为例,学科基础性作业重在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综合素质拓展类作业细分为三类:个性化作业针对学生学习水平不同,是单个或小群体式作业形式;实践性作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特色学科活动是跨学科实践活动。

二是拓展型课程。通过多元融合的课程设计实施,丰富内涵,延展广度。学校基于学情,开展跨学科融合,围绕3个专题设计了11个子项目,供各班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此外,通过“双微驱动”的项目研究性学习,创新模式,提升高度。

三是研究型课程,以问题为起点,以研究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强调团队合作,重视实践体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微项目”和“微研究”的形式,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获得和应用知识。目前,学校的“芒种”课程、STEM 课程已经为学科课程建设探路打样,后期跨学科学习、主题式项目学习将是各学科研究的方向。

“双新”政策颁布以来,学校积极探索课内课程与课后服务一体化建设,构建完整的课程链条。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全面提升课程的系统性,发挥课程整体育人功能。课内课程是主体,也是课后服务课程的基础与保障;课后服务课程是课内课程的延展与补充,在满足多样化体验的基础上,更要满足个性需求,具有丰富性与选择性的特点。

 

三种方式五种举措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双新”实施的主力军,校本研修则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新形势下,学校加强“智· 雅”校本研修课程建设,以“志美行厉,博学优雅”的教师文化为基,通过不断优化组织结构,丰富校本研修制度内涵与框架,强化制度实施力度,促进制度更迭,实现校本研修制度及管理优化,从而实现教师研修观念的转变,能力不断提升。学校采取了三种培养方式促进学校培养:贯通式培养,即借助集团优质资源,共同研究新课标理念;联动式培养,即依托校外专家团队,指导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实践;阶梯式培养,即全面优化校培体系,深度挖潜激活内在引擎。

与此同时,学校采取一系列举措,为教师专业成长指引方向,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提供资源,树立榜样。

一是主题研修,通过主题讲座培训引领;通过主题展示实践研究;通过主题同读共议分享。

二是课题研究共同体,通过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共同体的组建,研究过程的落实,研究成果的处理。

三是“双新”教师讲堂,第一学年的培训主要分为入职培训和进阶培训,入职培训目的在于让新教师快速了解学校文化及各项制度,养成多读书、勤练笔、爱写作的习惯,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进阶培训各学期侧重不同,主要以教育教学基本功为培训内容,研修时间为3年。

四是名师工作室,以理论学习、带题授课、现场听评课等方式,带动一部分有成长意愿的教师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在3年中会以不同教师群体为培养对象,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五是情怀讲堂,学校充分挖掘教师群体中蕴藏的教育教学财富,搭设平台,打造情怀讲堂系列培训,围绕“幸福之路-师爱之痕-智慧之光-反思之美”四大主题,形成树立、宣传、学习榜样的良好氛围。

 

文字 | 王  平 王奕丹

编辑 | 王奕丹

校对 | 张心惠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