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加油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高考加油站

助力高考|中国教科院丰台实验学校:协同备考,共筑教育新生态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10-31 22:32:47

导读:近日,由教育头条主办的“协同备考 赋能师生——首届高三年级组长学术沙龙”,在清华附中志新学校举行。中国教科院丰台实验学校高三年级组长成立曼老师在“协同备考,共筑教育新生态”主题发言中,详细介绍了学校的高三备考策略和措施,为如何做好高三备考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微信图片_2025-10-31_224452_577.jpg

中国教科院丰台实验学校高三年级组长成立曼老师


近日,由教育头条主办的“协同备考 赋能师生——首届高三年级组长学术沙龙”,在清华附中志新学校举行。中国教科院丰台实验学校高三年级组长成立曼老师在“协同备考,共筑教育新生态”主题发言中,详细介绍了学校的高三备考策略和措施,为如何做好高三备考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于高三备考工作,我觉得核心问题是角色的转变,我觉得高三年级组应该是一个协同中心,核心任务是做到“学科协同、师生协同、家校协同”三个齿轮的精准咬合,从而激发高三备考体系的内生动力,让教师的教学有成就感,让学生的学习有方向感,让家长不再焦虑。”在成立曼老师的发言中,“协同”成为高三备考的主旋律。


多学科深度协同,激发知识融合新活力


       协同备考的首要举措,是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间的深度协同。高三年级组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统一分析历次考试数据,精准定位学生分层情况,同时发现学生的共性弱点和学科关联问题。基于这些数据,年级组协同制定个性化帮扶政策,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以跨学科学习主题活动为例,基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选取了“永定河晓月湖生态环境再改善”这一贴近生活的主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生物学科的生态学知识,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修复功能;在进行水质检测时,化学学科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成为关键工具;而在模拟政协提案环节,政治学科的知识又让学生学会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这种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落实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显著提升了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驱动教学也是协同备考的一大亮点。学校借助辅立码课平台,建立年级组层面的考试数据体系,精准分析各科、各班以及各知识点的强弱项。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比如优生和新生,学校创新性地建立靶向班,实施靶向教学。通过详细记录学生在某学科各知识点的练习情况,包括错误和正确答案,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依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师生精准协同,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从个人走向团队,实现师生间的精准协同,是协同备考的又一重要方面。学校实行导师制,每位教师负责5~8位学生,构建起“思想引领、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四维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导师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方面,学校采用微目标驱动策略。帮助学生确定目标大学后,将宏大的高考目标分解成每周的积分点,让学生在小步进阶的过程中持续积累内驱力。这种目标分解的方式,让学生不再感到高考目标的遥不可及,而是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前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学校高度重视稳定学生心态,为学生的心灵护航。学校定期举办小型传导活动,邀请往届毕业生分享备考经验和成长故事,让学生从学长学姐的经历中汲取力量。班主任和导师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确保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高考挑战。


       家校同心协同,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协同备考不仅局限于校内,还延伸至校外,真正实现家校同心协同。学校摒弃传统的通报式家长会,开展主题式家长会。由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处于中等水平,这种具有职业协作式的主题家长更贴近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比如,学校举办了“如何应对焦虑”“如何和孩子一起备战高三”等专题式家长会,为家长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备考关键期,发挥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此外,学校还开展预见性讲座,邀请专家为家长举办“如何做好高三家长”“如何填报志愿”等专题讲座。这些讲座将家长的焦虑转化为有效的支撑力量,让家长在面对孩子高考时更加从容自信。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公众号和“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传递科学备考理念,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营造知识性的家庭环境,为学生的备考提供有力的家庭支持。
       成立曼老师最后表示,中国教科院丰台实验学校的协同备考模式,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助力分数提升的显著成效上,更在于通过师生协作和家校联动,卸下“学生、教师、家长”三方肩头的应试重压,让教育回归幸福本真。它的核心是发挥合力引擎作用,赋能师生共同成长,既让教师在跨学科协作以及对学生的个性辅导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互助共进中提升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编辑|王  灿

校对|刘佩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