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加油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高考加油站

助力高考|历史:剖析史料的密钥与高考历史的三轮复习法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10-10 17:41:19

导读:《教育头条》中考加油站本期特邀请天津市第七中学一级教师、历史组教研组长张艳伟老师,就历史学科令人头疼的史料题入手,帮助学生攻克史料。同时为高三历史复习指明了方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二、三轮复习的重难点。


张艳伟.jpg

天津市第七中学一级教师、历史组教研组长张艳伟老师


《教育头条》中考加油站本期特邀请天津市第七中学一级教师、历史组教研组长张艳伟老师,就历史学科令人头疼的史料题入手,帮助学生攻克史料。同时为高三历史复习指明了方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二、三轮复习的重难点。

剖析史料的五把钥匙


史料题是高中历史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首先要突破的是 阅读能力 瓶颈。很多学生习惯逐字逐句精读史料,之后才看题目,这样不仅耗时久,还容易遗漏关键信息。张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学习史料的正确方法。

一、定向快读

阅读史料正确的做法是 “带着问题读史料”,实现从 “逐字精读” 到 “定向快读” 的转变。

具体来说,第一步要先看题干和设问,圈出 “关键指令”。比如看到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就要明确 “概括特点” 这个指令和 “材料一” 这个范围,明确目标,返回史料中定位信息。第二步,要对史料进行分层划段,标注 “信息类型”。可以用 “//” 根据句号、分号、转折词等划分层次,然后在旁边简单标注每层的内容。第三步,抓取 “关键词”,忽略 “修饰性语句”。史料中真正有用的是主语、谓语、宾语、时间、地点、转折词这些,像形容词、背景描述等冗余信息可以忽略。

二、“缩句训练”+ “分类抓取”

“缩句训练” 就是把史料中的长句变成 “主谓宾” 短句。

 “分类抓取” 则是按照 “设问角度” 整理信息。

如果题目问的是 “概括原因 / 特点 / 影响”,学生可以在草稿纸上按照 “政治、经济、文化、积极、消极” 等维度分类,补充史料中相关的信息。

三、注意选文出处

选文出处中会有作者的个人信息,代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立场观念。也会从中看出史料的价值和类型,对理解问题有帮助。

四、限时训练

提升 “阅读速度”初期可设定 “单则史料阅读时限”(如文字史料 200 字内 1 分钟,300-500 字 2-3 分钟,图表史料 1.5 分钟),用计时器倒逼专注,避免 “反复回读”。

后期可结合完整题目,设定 “审题 + 阅读” 总时限(如选择题 3 分钟 / 题,主观题 5 分钟 / 则材料),逐步适应考试节奏。张老师特别强调限时训练要从高一抓起,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五、解决 “堆砌信息” 的问题

其核心是让学生学会 “找因果、辨关系、联教材”,培养三种逻辑思维。

第一种是因果逻辑,要让学生区分 “直接原因 / 根本原因 / 结果”。

第二种是对比逻辑,特别是在中外关联的题目中,要引导学生找 “相同点 / 不同点”,并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 

第三种是递进逻辑,要让学生梳理 “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 的关系。 

                

即将进入高考的高三生,复习是重中之重,一般要经历三轮复习,是一个从夯实基础到实战升华的飞跃,张老师结合高考考情和高三学生的特点,为我们展开了三轮复习的侧重点。

三轮驱动,迈向历史高分之路

 一轮复习:基础梳理阶段——把书读厚

时间:通常为高三上学期,9 月——次年 1 月

时空线索” 梳理教材以 “时间轴” 为核心,整合中外通史,避免 “碎片化记忆”。要求学生掌握阶段特征。对教材细节全覆盖一轮复习需 “地毯式”扫描教材,包括正文、小字注释、图表、史料阅读、课后习题,避免遗漏 “冷门知识点”。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单元限时练。


二轮复习:体系构建阶段 ——把书读薄

时间:通常为高三下学期,2 月——4 月

按“专题线索”重组知识以专题为核心,将通史知识横向串联,形成 “专题网络”。摸清历史发展规律。强化“中外关联”与“时空对比”二轮复习的关键是打破中国史与世界史 的界限,分析同一时期中外历史的相互影响。“综合题型” 集中突破重点训练:材料分析题、论述题、比较题,开放性试题等高考核心题型。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形成知识体系。


三轮复习:应试冲刺阶段——把书用活

时间:通常为高三下学期,5 月——高考前

“真题训练”为主,模拟题为辅

“错题复盘”聚焦 “高频失分点”

热点结合“以史为主,热点为辅”

同时熟记“答题技巧”




文字|王  灿

编辑|王  灿

校对|刘佩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