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加油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高考加油站

助力高考|物理悟“理”,有法可依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9-29 17:51:42

导读:随着高考的临近,天津市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也逐渐步入了紧张的复习中。为了学生进一步提升成绩,也为了让家长安心。本期《教育头条》特邀请了实验中学高三年级副组长、物理组滑泰老师,对于破解物理学科难学的关键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物理提出了中肯的、有效的建议。

滑泰.jpg

天津市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物理教师滑泰老师


随着高考的临近,天津市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也逐渐步入了紧张的复习中。为了学生进一步提升成绩,也为了让家长安心。本期《教育头条》特邀请了实验中学高三年级副组长、物理组滑泰老师,对于破解物理学科难学的关键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物理提出了中肯的、有效的建议。


从知到行的物理难关


很多同学觉得物理学科难学,在听懂和学会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滑老师就此分析了此类事件的根源:

1.存在被动接收与主动思考的差异。滑老师提到很多学生能够听懂并能跟上老师思路,但有点像按图索骥,缺乏独立分析和提炼解题思路的过程。比如有的同学写作业时一定要将参考答案摆在旁边,遇到不会的题目时更是将看懂答案误认为是真正掌握。

2.知识零散没有体系结构化。知识点是孤立的点,遇到综合题时无法快速形成知识联动。

3.物理知识的获得没有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题时习惯直接套用公式,没有对物理情境、研究对象、运动状态和临界条件等进行深入分析,因而形成了错误的物理知识反馈。

 

多维攻坚:如何打通物理的任督二脉


1.角色转换,加强反思: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听完讲解后,在反思中回顾解题的过程,多多思考。如果有条件,在同学们讨论题时主动承担给大家讲题的角色,进一步理解题意。

2.构建知识网络: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连接知识点,总结题型。理解一类问题的通用分析方法和关键步骤以及彼此间的区别。滑老师拿实验题的读数举例,学生需要总结估读的条件以及本位估读和下位估读的条件。

3.分析过程具象化:圈出题干中的物理量、临界条件,快速构建物理情境,养成画草图的习惯,并且适当总结“二级结论”,提高解题速度。

 

因人而异:给物理小白、中等生和尖子生的三段式进阶策略


滑老师表示基础薄弱者要“保基础、稳心态”。要秉持“先完成再完美的原则”,目标是掌握基础知识点,确保基础题不丢分,逐渐建立信心。滑老师对此提出了以下策略:

回归教材:梳理记忆每章核心公式、定理,确保概念清晰、公式适用条件准确 。例如,在力学部分,学生需要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核心概念,并能够结合简单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计算。

在电学部分,学生需熟悉电路的基本原理、电磁感应、电场与磁场等知识点。当遇到薄弱环节应立即回溯教材,采取“点对点”针对性的巩固加强,并要结合老师的帮助下找到相关典型例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成绩中等的学生要“重总结、提综合”。目标是从同一类型的题目中抽离出模型加以总结,突破中等难度题型,强化综合应用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策略:

专题训练:针对失分高的模块进行题型归类训练。如动态平衡类问题,通常有“动态三角形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法”、“辅助圆法”,而具体方法的选择需要学生关注问题特点进行合理归类。 再例如经典的板块模型问题,从方向上可以分为水平板块、倾斜板块,从受力方面可以分为有外力、无外力,从运动状态可分为能一起运动和有相对运动等,当我们对问题的特点更加清晰,对题目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查漏补缺:主动养成一个好习惯,建立错题收集本,可以在错题本中仅将错题材料的页码和题号记录下来,形成错题目录,重点记录错题原因和错题反思。另外,滑老师建议错题本是一个活页本,便于学生按题型和知识点分类统计整理,这样不断针对性强化,使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善于记录自己的审题盲点、解题难点、逻辑断点,进而形成自己专属的“解题密钥”。

 

拔尖:“零失误、冲难题”。

高分区的竞争往往在于突破压轴题和保持零失误。其中追求零失误更为重要,将“会做”转化为“拿满分”是考试中利于不败之地的坚实保障。拔尖生思维活跃,有时候同学们心里明白,纸上却“懒得写出来”,这时如果再出现计算错误等情况后果就十分严重了。因此拔尖生也要注重细节和答题规范,避免失误造成的起伏。

拔尖生要勇于破解压轴题。压轴题通常文字量较大,据统计近五年天津高考卷最后一题字数普遍在400字左右,同时结合科技前沿,并在题目中综合了多个物理过程。因此同学们要训练使用“拆解法”有效分解难度。例如,先通过阅读明确情境,抽离出物理模型,划分已知量、未知量信息,形成文字表征;再进一步研究题目中涉及的物理规律,将复杂的问题拆解为动力学分析、电路分析、能量转化等多个环节,完成物理表征,再逐一击破;最后结合合适的数学方法求解,比如近几年高考最后一题考察过指数函数、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等。





编辑|王  灿

校对|刘佩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