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考|聚焦三大维度:北京十八中着力构建高三备考体系
导读:10月24日,由《教育头条》主办的“协同备考 赋能师生——首届高三年级组长学术沙龙”在清华附中志新学校举行。与会的各校高三年级组长围绕如何做好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三备考工作,在思想碰撞中吸收先进经验,在问题探讨中凝聚共识,共同勾勒“科学、高效、精准” 的高三备考蓝图。本次沙龙上,北京十八中高三年级组长董胜楠老师作“高三备考体系构建与挑战”主题发言,介绍了该校秉承“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健康的体、温暖的心、智慧的脑、勇敢的行”为支撑,聚焦“学生成长、团队协作、教师发展”三大维度,构建“精准、高效、有温度”的高三备考体系,助力2026届学生实现学业突破。

北京十八中高三年级组长 董胜楠老师
10月24日,由《教育头条》主办的“协同备考 赋能师生——首届高三年级组长学术沙龙”在清华附中志新学校举行。与会的各校高三年级组长围绕如何做好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三备考工作,在思想碰撞中吸收先进经验,在问题探讨中凝聚共识,共同勾勒“科学、高效、精准” 的高三备考蓝图。
本次沙龙上,北京十八中高三年级组长董胜楠老师作“高三备考体系构建与挑战”主题发言,介绍了该校秉承“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健康的体、温暖的心、智慧的脑、勇敢的行”为支撑,聚焦“学生成长、团队协作、教师发展”三大维度,构建“精准、高效、有温度”的高三备考体系,助力2026届学生实现学业突破。
学生成长:分层赋能,“一生一策”
“近年来,丰台教育快速发展,对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高考,我们学校又考出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分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高三备考工作压力不小。”董胜楠老师介绍,在高三备考工作中,学校发现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学生差异大,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二是团队发展不均衡,从教研组到班级,都有这种现象存在;三是教师缺乏动力,需要激活。
面对三大问题,学校统筹布局,精准发力,采取一系列举措,有效破解问题。
理想教育——董胜楠老师介绍,学校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邀请往届被名校录取的毕业生来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经验和心态调整方法。
与此同时,学校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在6月10日高考结束后,就在第二天也就是6月11日,为高二年级学生组织开展了一个“入镜”活动。因为很多高二学生都是从本校初中直升上来的,所以学校特别制作了一个视频,邀请高二学生上初中时的班主任和教过他们的老师,甚至现场邀请了他们曾经的年级主任,来为他们加油鼓劲。“可以说,我们学校的高三备考工作在6月11日就已经启动了。”董胜楠老师说道。
锤炼毅力——高三学生压力大是普遍现象。董胜楠老师介绍,为了让学生们内心强大,学校在7月中旬组织“准高三”学生到坝上草原开展徒步活动,锤炼毅力。董胜楠老师说,学校之所以做这些事,都是为了给新高三的备考工作开个好头,做好铺垫。
座谈剖析——8月1日,学校启动了尖子生座谈会;在9月初高三开学考成绩出来之后,校长、书记、教学副校长、高三年级组长、高三各班班主任,以及尖子生的家长,又聚在一起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让尖子生去剖析自己的问题,教师旁听,然后想着怎样为学生们支招出主意。
特别训练——在学习方面,通过开设训练营,解决跨学科融合的问题,包括新情境问题,压轴题(比如数学的21题)。
自由交流——组建尖子生学习共同体,为他们开辟一个单独的自习室,自习的时候允许学生们自由交流。
破解盲区——教师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面批,精准定位他们的思维盲区,寻找破解方法。学生每次考试之后,教师都有一个反馈,用签字方式将“一对一”面批更好地落实。
心理疏导——到了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学校采取相应的举措,纾解学生心情。董胜楠老师介绍:“学校开设了一个心理工作坊,模拟学生高考失利的情景,强化学生的心理韧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策略,比如说有的学生平时就比较努力,但是可能因为心情太紧绷导致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我们第一时间不是去责备他,而是主动联系家长去宽慰孩子。有的学生与家长关系比较紧张,我们就在中间去做一个‘润滑膜’,帮助孩子和父母尽量减少摩擦。”
月考“提升”——在高三备考中,月考是衔接日常学习与高考的重要环节,价值显著。董胜楠老师介绍,学校非常重视月考的落实。考卷上有红色星星标记的题目,就是学生已经找了老师面批,并且老师要说明自己为什么扣分,这道题应该怎样做才对。考卷上标有黑色星星的题目,就是说明学生目前暂时还没有过关。教师会有一个时限性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题目。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自己不只是要把这道题做会,更是要找到更快更好的方法。数学教研组在办公室门外开辟了一个展板,专门为学生们提供一题多解的方法和例子。董胜楠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月考结束之后,有一道关于立体几何求体积的题目,做错的学生比较多,我们及时集体备课,给出了6种解题方法贴在墙上。学生看后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还能有这么多解法啊。他们就会去深入思考,别人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别人会比自己强?从而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管理——对于有可能冲上一本线的学生,采取目标管理,为其制定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短期目标,目标上墙打卡。
榜样激励——通过每个月考的“最大进步奖”“勤奋之星”评选,用身边同学的力量去激发学习动力。
分层作业——对作业题进行分层设计,分成AB两类,要求成绩一般的学生必须完成A类题。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弱势学科,进行个别辅导。比如,针对物理差的学生,由物理老师“一对一”答疑解惑;针对数学某方面不好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专题让学生强化训练,做完了之后找数学老师面批。
家校协同——专门为“临线生”定期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对孩子多鼓励少指责,在家庭营造一个积极的备考氛围。
团队协作:协同攻坚,文化引领
怎样进一步凝聚团队力量,为高三备考奠定坚实基础?董胜楠老师介绍,学校采取了以下举措:
良性竞争——针对班级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开展班级挑战赛,从月考竞争力、纪律表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每月公示排名,激发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良性竞争犹如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不仅提供了明确而现实的追求目标,更在赋予压力的同时,激发出内在的动力。
统一节奏——开设系列化主题班会,涵盖时间管理技巧、高考目标拆解、考前心理调试等主题,统一班级备考节奏。从学科层面形成育人合力,建立考后数据会诊机制。
分析研讨——在年级分析会之后和在家长会之前,分别召开两次分析会。一次是各班的分析会,实行选课走班之后,教师工作量和难度提升,所以开会分析相关情况,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一次是各备课组的分析会,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各学科的关注点都不一样,数学关注的可能是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英语关注的可能是主观题的失分;语文关注的可能是怎样为某方面比较弱的学生补齐短板。但不管怎样,备课组分析都要做到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策略三方面入手,通过集体研讨提升高三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平衡时间——高三的学习时间本来就很紧张,再加上有的学科教师从“再拔高”和“补短板”的愿望出发,为尖子生或者是学困生布置特别多的学习任务,这样就导致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被占据,而最终的效果不一定好。所以高三年级组科学合理地统筹作业量和自习时间,避免单一学科过度占用学生时间,做到各科均衡发展。
学校文化是团队协作的“软实力”,在提升团队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三备考工作中,高三年级组以文化为引擎,通过明确学校价值观、营造积极氛围、建立激励机制以及培养团队精神等举措,驱动团队不断前行。
教师发展:人文关怀,重塑角色
高三教师承担着引领学生备考的重任,教师们的心态和能力,直接影响高三备考工作的成效。董胜楠老师介绍,学校从人文关怀出发,重塑教师角色。
从情感认同方面,通过年级大会、学校公众号等形式,宣扬教师的高三备考成果,强化教师被尊重被需要的职业认同感。
在专业赋能方面,学校搭建了“师徒结对”平台,由中老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鼓励骨干教师牵头进行小课题研究,比如基础性的提分技巧,或者是尖子生的思维盲区突破等等,以教研为引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减负增效方面,尽量减少一些非教学类的行政事务,让教师更加聚焦于备课、授课、批改辅导等核心工作。
在情绪疏导方面,面对高三备考的压力,高三教师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趣味运动会或者是教师节活动、新年活动等等,营造温暖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让教师们调整心态,缓解压力。
董胜楠老师介绍,学校的高三备考整体复习规划和其他学校类似,都是三轮复习,循序渐进。一轮复习就是全面覆盖,夯实基础;二轮复习就是专题整合突破重点;三轮复习就是模拟仿真调试状态。“人类的全部的智慧都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董胜楠老师说道。
发言最后,董胜楠老师充满信心地表示,高三年级组将以健康的体筑牢学生复习的基础,以温暖的心护航学生的成长,以智慧的脑优化备考策略,以勇敢的心攻克备考难题,全力以赴助力2026届学生圆梦高考,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交出满意的答卷!
编辑|王 灿
校对|刘佩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