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考|中考数学成绩提升秘诀:三招让你逆袭!
导读:教育头条《中高考加油站》特邀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学校初三年级组长数学教师龚亚男老师,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高效发现自己的短板与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提高,助力同学们提高复习效率,决胜中考!
首师大顺义实验初三年级组长、数学教师龚亚男老师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俨然成为关键能力的“试金石”。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考查重点从单一知识掌握转向综合应用与创新思维。新中考强调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这要求学生不仅会解题,更要理解数学的本质。
对此,教育头条《中高考加油站》特邀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学校初三年级组长数学教师龚亚男老师,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高效发现自己的短板与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提高,助力同学们提高复习效率,决胜中考!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卷的基础题占比稳定在60%~70%,但压轴题对思维灵活性的要求显著提高。
在所有的中考科目中,语文靠积累,英语靠态度,而数学靠的是硬实力。龚老师认为,当数学开始考验思维,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分化了。数学就像一条隐形的分水线,把学生分为两群人。有的学生数学成绩一路高歌猛进;而有的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困难,却仿佛被一堵看不见的墙挡住了。这堵墙,就是数学解题中常见的思维陷阱。
龚老师强调,“新中考背景下,高效复习策略比盲目刷题更重要。”数据显示,近三年中考数学满分率不足5%,而基础题失误率却高达30%,凸显扎实基础与细节把控的双重必要性。数学试题对解题过程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考生清晰、准确地表达解题思路和步骤,不能出现模糊、遗漏或错误的情况。这就需要学生从“机械刷题”到“思维王者”,掌握数学解题思维的3招。
第一招:建立个人复习档案,精准定位漏洞
“复习的核心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龚老师建议,学生要建立包含“遗忘清单、错题变式、经典题收集”的个人复习档案,并利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分析,“每次考试后,学生需在试卷上标注时间分配失误与审题陷阱,形成‘错题警示库’。”一名初三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按龚老师的方法整理错题后,我的几何题正确率提升了40%。”
第二招:扎实基础+灵活思维,双轮驱动提分
针对基础薄弱环节,龚老师提出“课本精读+真题专练”模式:“每天花15分钟精读课本,旁批新启发;再用8-10道中考真题小测,做到‘问题日日清’。”而对于压轴题,她建议通过“一题多解”和“模型化思维”突破,“比如将军饮马、手拉手模型,能快速定位辅助线添加逻辑。”一位参与“命题人视角”训练的学生表示:“尝试改编中考题后,我更能看透题目陷阱,做题速度也快了。”
第三招:细节把控,从“会做”到“做对”
“细节决定成败,审题失误和答题不规范是中等生的致命伤。”龚老师指出,学生需整理“审题陷阱题库”,如单位遗漏、隐含条件误读等,并进行专项训练。同时要规范答题格式,“与评卷人对话,明确得分点。”
与此同时,龚老师针对学生“听懂了但不会做”的普遍问题,建议学生“当小老师讲题,输入变输出,才能真正内化知识。”针对学生的焦虑情绪,她提倡“进步曲线图+过关打卡”:“每掌握一个知识点就贴一张过关卡,成就感会抵消焦虑。”
龚老师最后总结:“新高考改革下,数学不仅是升学工具,更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能力。”随着中考临近,龚老师为考生们支出的“精准定位-双轮驱动-细节把控”三招,将助力更多学生在中考数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文字|周 静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