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22所学校参与“当代好课堂”项目
导读:11月25日,北京市京源学校十节研究课亮相“当代好课堂”优秀课堂展示现场交流会。包括线上和线下,石景山区共有22所学校参与“当代好课堂”项目。
11月25日,北京市京源学校十节研究课亮相“当代好课堂”优秀课堂展示现场交流会。包括线上和线下,石景山区共有22所学校参与“当代好课堂”项目。
据了解,2018年12月份开始,石景山区“当代好课堂”活动正式启动,线下学校有北京市京源学校初中和高中,古城二小3所学校;线下共有19所区内学校。由北京恩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教育名家冯恩洪担任项目组长的专家团队,为项目学校课堂改革提供咨询、指导、培训、交流服务。
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白宏宽说,现在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知识传授与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和记,而教师讲的依据基本上是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的要求,而很少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学生可以自己读懂、学懂多少,这种教的方式下,学生愈发的依赖教师讲,而失去了主动学的意识,长此以往,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因自己“讲过了”而心安理得,而学生“学会了”没有那就是学生的事儿了,至于是不是“会学了”更顾及不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在今天的课堂上很难落实。而学不会和不会学使得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学习的兴趣与进取心。学校之所以选择冯恩洪先生倡导的“好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为京源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力点,是因为冯校长以毕生教育之经验和他对教育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哲学性思考为基础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切准了当下课堂教学问题的脉,为当下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开出了良方。
白宏宽认为,一年来的课改实践,初步看到了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级学生的变化。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者。既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帮助学生会学,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思考者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才可能适应21世纪对人的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当代好课堂”聚焦“自主、合作、探究”等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强调“适合”与“合适”,注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为主,以教导学。其设计的小组合作等范式,可操作性强,可学习,可迁移,可变通。
编辑 | 李宙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