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
当前位置:首页 > 高校

重磅:北京高校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六大内幕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19-07-01 15:19:08

导读:北京联合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6月29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正式挂牌。

北京联合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6月29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正式挂牌。这是北京高校领域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也是北京联合大学继在全国高校内第一个开设机器人学院、智慧城市学院之后又一个人才培养的创举。该学院的成立是北京联合大学为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建设而迈出的坚实一步,为创新非遗人才培养、实现非遗文化大众传承传播提供了新模式。全国和北京非遗人才目前是什么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如何为北京服务?教育头条小编为你揭秘。


揭秘一:北京非遗传承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非遗学院的挂牌将开启非遗人才培养体系的新篇章”,据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介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在北京高校非遗保护领域中首开先河。从2007年开始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到现在已经公布五批,总数达到3068人次。截至到2018年6月30号,已经有400多位传承人去世,在世的有2000多人。


 

(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陈冬透露,目前北京市非遗资源共有12000余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昆曲、京剧、皮影等11个项目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拥有景泰蓝、京绣、玉雕等126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273个市级代表性项目,909个区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5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51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31位,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首都文化的一张金名片,展现了北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发展的创新文化。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陈冬)


揭秘二: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据介绍,为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落实国家、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政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北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北京市民对非遗文化传承的需要,北京联合大学以高度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融合各方资源,创新培养模式,建设一个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和传播功能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就是为北京的非遗传承、发展、研究作贡献”,北京联合大学校党委书记韩宪洲说。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最年轻的大学,到今天为止学校已有16个专业排名近全国20%。除这些专业发展之外,学校的艺术学院如何围绕立德树人,更好地服务四个中心建设?学院近年来一直在做非物质遗产方面的相关工作。学校经过研究论证,坚定不移地在艺术学院的基础上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牌子,把现有教学资源尽快整合,更好地服务城市、服务社会,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作出新贡献。


 

(北京联合大学校党委书记韩宪洲)


揭秘三:架起一座非遗桥梁


据了解,多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在非遗保护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立足学校城市型、应用型办学定位,依托北京市教委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整合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保护单位、行业企业等社会各方资源,采用政产学研合作共建的新模式,筹备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设立非遗教育、非遗研究、非遗传播三个中心,非遗传习所、非遗社区工作站、中小学非遗课堂三个基地和一个“智慧”非遗资源大数据库平台,在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非遗领域开展传承工作,落实学校服务北京、服务市民的社会职责,承载起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和传播三大功能。“三个基地,三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建设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将积极发挥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协作、智能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北京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架起一座非遗桥梁。


揭秘四:多维度的非遗人才培养


“单一传统的师生师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探索新的传承途径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旗介绍,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新一代非遗人。学院将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以现代化、系统化、多维度的专业教育突破传统非遗传承的零散、单一的局限,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现代大学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旗)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将实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好校内校外资源,建设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培养非遗传承人。而且,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将积极探索非遗学科建设,深度解读中国非遗,包括北京非遗的奥秘,将传承与创新融合起来,将技术和艺术融合起来,将经典和时尚融合起来,不断地出一批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有深度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揭秘五:成为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的“充电站”


张旗介绍,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为满足传承人及其传承梯队终身学习的需求,通过开放办学给非遗传承人提供继续教育资源。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一个再提高、再交流、再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努力成为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的“充电站”。


他说,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非遗培训、社区和中小学的非遗课程教育也是非遗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与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非遗中心和怀柔区文化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展开全方位合作,协助各区开展非遗研究工作,更新非遗资源大数据库,深度挖掘整理北京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持续而有效的弘扬与传播,调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讲好非遗北京故事。


揭秘六:开发非遗教程、教材等教学资源


据张旗介绍,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将联合中小学开发非遗教程、教材、教案、教具、课件等线下线上的丰富教学资源,探索和推广适用于中小学生的非遗教学方式,打造非遗精品课堂,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成果的辐射范围,促进非遗文化的普及。同时学院将抓住课程和教师两个关键点,将课堂建设和教师培养两手齐抓,以学生们的实际获得为核心,不断壮大优质非遗师资,切实提升非遗教师队伍质量,让非遗走进更多的中小学,让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文字|焦晓义

编辑|焦晓义

拍摄|尹文豪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