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六大特色专业群“链”动产业
导读: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之年,已到职业教育近五年改革发展的“交卷”时刻。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以六大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之年,已到职业教育近五年改革发展的“交卷”时刻。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以六大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一、立足战略需求,构建特色专业集群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始终秉持 “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办学理念,紧扣数字经济发展脉搏,构建了“临空经济管理、数字财金、人工智能、国际教育服务、珠宝与艺术设计、先进制造”6大特色专业群,且全部入选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建设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形成专业群与产业链、岗位群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生态。
历经磨砺,6大特色专业群优势显著:
人工智能专业群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依托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资源,作为北京市高职首个教育部人工智能学院建设专业,重点培养数据处理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
临空经济管理专业群围绕航空枢纽建设,在高端宴会设计、智慧地铁运营等领域形成专业优势。
数字财金专业群聚焦金融科技趋势,以教育部试点专业大数据与会计(正保订单班)为引领,培育新兴会计业务人才。
国际教育服务专业群立足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培养从事教育咨询、双语教育、学前教育等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珠宝与艺术设计专业群依托周大福订单班,打造珠宝鉴定与加工人才培养高地。
先进制造专业群围绕智能机电、电气自动化、集成电路和无人机技术,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为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服务。
6大特色专业群,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在专业群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合作项目、实践训练和行业实习等方式,锻炼和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产教融合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与华为、西门子、360 集团等世界 500 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北京市首个 “华为鸿蒙” 班,开设信息安全技术应用(360 工程师学院班),打造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的无缝对接培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构建 “双育人、九合作、三证书” 体系,承担多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智能机电技术(北燃集团订单班)专业通过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形成成熟的双元育人机制,为企业精准输送专业人才。
三、紧跟行业前沿,打造专业发展新生态
在经济快速变革的当下,单一专业设置已无法满足市场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在传统优势专业基础上,创新开设金融科技应用专业(银行方向)等新兴专业,不断丰富专业体系。
当前,教育强国建设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需求。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将持续深化“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以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贡献“北经管方案”。
编辑|王肖琳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