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

七省(市)教育同仁齐聚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共绘“同课异构”育人新图景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10-24 11:34:43

导读: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2025年10月20日至21日,京津冀晋渝黔蒙七省(市)高中联盟学校“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在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教育盛会以“深耕教学评一体化 赋能高阶思维培养”为主题,聚焦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与课堂生态重构,通过为期两天的深度研讨与智慧碰撞,完善了跨区域教育协作机制,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2025年10月20日至21日,京津冀晋渝黔蒙七省(市)高中联盟学校“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在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教育盛会以“深耕教学评一体化 赋能高阶思维培养”为主题,聚焦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与课堂生态重构,通过为期两天的深度研讨与智慧碰撞,完善了跨区域教育协作机制,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图片1.jpg

 

顶层设计 搭建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新平台

 

本次活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举办,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领导,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联合主办,并得到了天津、河北、山西、重庆、贵州、内蒙古等六省(市)教育教研机构的大力支持。来自七省(市)联盟学校的优秀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及教研员共聚一堂,通过3位专家报告、5位校长论坛、2位名师展示、42位教师同课异构授课及20位学科专家、教研员深度点评指导等多元形式,共绘新时代育人蓝图,共商教育改革大计。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闵慧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精神的重要举措与创新实践,展现了各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共同愿景。她强调,朝阳区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宜学区”,通过集团化办学、“双名工程”、课程与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等举措,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区域教育治理体系。此次七省(市)教育智慧的深度交融,不仅搭建了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立交桥,更是“宜学朝阳”开放包容、协同创新、共生共荣内涵的集中彰显。

 

专家引领 擘画教学评一体化发展新蓝图

 

 在专家引领环节,三场高水平报告为与会者带来深刻启发。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羽教授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范式创新”,深入剖析了技术变革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作用,系统阐释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创新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宋萑教授围绕“数智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解读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策略,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兼副院长曾庆玉则结合区域实践,详细介绍了“以证据驱动高阶思维培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分享了具有借鉴价值的区域经验。

 

校长论坛 共享育人方式变革的智慧实践

 

校长主题论坛环节,五位来自联盟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分享了各具特色的办学经验。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校长杨艳系统阐述了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集团学校课程建设实践,展现了学校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十二年一体化”课程育人的深度实践;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副校长李宝才分享了学校赋能型新教师培养体系的实践经验;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中学校教研室主任杜玉芳以“一张‘学练稿’”为切入点,呈现了学校教育改革与师生成长的实践成果;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副校长李虹汛、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副校长好斯白音分别结合本校实践,介绍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高阶思维课堂变革实践经验。

 

承办校名师展示 彰显教师队伍建设软实力

 

在特色教学展示环节,学校两位优秀教师精彩亮相:英语正高级教师甘露以《语篇分析与高考七选五》为题授课,并分享了“让英语学习真正发生”的教学探索;化学骨干教师高岚展示了《新型净水剂二氧化氯的制备》一课,阐述了“问题诱思 启智润心”的教学理念。北京教育学院专家李宝荣、王春分别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专业点评,并开展名师教学展示活动给予高度的肯定。学校杨艳校长对名师展示进行活动总结,指出和平街一中始终坚持教师优先发展的办学准则,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和一教育家书院为载体,以三阶六梯名师培养体系为路径,以每年教师发展“十事实办”为保障,深入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并希望和平街一中的全体教师争做学生喜欢、同事信任、能引领学生自信阳光成长的教育家型教师。

 

同课异构 展现教学创新的多元路径

 

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以其丰富多样的教学形态和创新实践,成为本次活动的重要亮点。七省(市)联盟学校的骨干教师围绕高中九大学科的42节课程开展教学交流,课程内容涵盖高一语文《登高》、数学《指数函数》到高二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思政《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等重点课题,教学范围覆盖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多个模块,涉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多个教材版本。在相同的教学内容基础上,授课教师结合地域特色、学情特点与技术优势,精心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或通过真实情境创设激发深度学习,或借助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施策,或利用协作探究促进思维碰撞,充分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智慧与扎实的专业素养。

 

精准把脉 专家团队护航教学评一体化落地

 

为了深入践行“深耕教学评一体化,赋能高阶思维培养”的活动主题,本次研讨环节由北京教育学院和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20位学科专家、教研员构成的权威指导团队,学校18位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担任主持人,分学科与授课教师、听课教师们共同开展沉浸式评课交流。在评课过程中,专家们紧扣活动主题,从教学目标与评价任务的一致性、教学环节对高阶思维培养的支撑度、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评中的体现等维度展开精准把脉,通过专业的诊断与引领,有力推动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生根,显著提升了教师在思维培养与教学评价方面的专业能力。

 

继往开来 携手开启区域教育合作新篇章

 

闭幕式上,由七省(市)联盟校领导共同为参与“同课异构”的授课教师颁发证书。每一份证书不仅是一份个人的荣誉证明,更是七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一线教师探索精神的高度认可与联合表彰,是区域协同、携手育人的生动见证。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党委书记王松总结了本次活动在理念共识、实践路径与合作机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宣布了2026年活动主办校,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将接棒主办下一届活动。这一接力,象征着七省(市)教育合作共同体的持续巩固与深化,必将开创区域教研协作新局面。

                 

此次跨区域教学交流活动,受到了全国教育同仁广泛的关注,活动现场参与的教育同仁来自12个省的基础教育校长、教师们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同学们,线上参会教师高达2万多人,形成了高度自主的研究氛围。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区域间的教育理念交融与经验互鉴,推动了课程、教学、评价与师生的深度对话,更探索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路径与多元模式,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宝贵的区域经验与实践样本。正如闵慧副主任所言,这场秋日之约已成为深化区域教育合作的新起点,未来七省(市)教育同仁将继续携手,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基层智慧与区域力量。

图片2.jpg



编辑|刘佩钦

校对|周静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