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源学校首申石景山区“钱学森班”
导读:4月30日,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朱廉、冠名管理委员会主任曲麒富,北京灵境智慧公益基金会主任孙剑斌、刘静等领导专家来校指导“钱学森班”筹划工作,石景山区教委刘永奇副主任莅临指导。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富有京源特色的课程、实践活动和育人项目,切身了解感受京源学校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理念。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钱老始终高度关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并且推动我们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研究和实践,激励着无数青年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努力、攀登科学高峰。“钱学森班”的创办,旨在回应“钱学森之问”,以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的理念内涵为出发点,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提升学生科技、人文等各方面素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优质培养平台。
北京市京源学校是石景山区首个申办“钱学森班”的学校,为做好“钱学森班”的建设筹备工作,京源学校依托中小幼15年“一贯制”特色和优势,在“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基础之上,不断完善创新课程体系和科学家精神培育体系,厚植人才成长新土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提供有力保障,为“钱学森之问”提供具有“京源特色”的实践应答。
4月30日,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朱廉、冠名管理委员会主任曲麒富,北京灵境智慧公益基金会主任孙剑斌、刘静等领导专家来校指导“钱学森班”筹划工作,石景山区教委刘永奇副主任莅临指导。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富有京源特色的课程、实践活动和育人项目,切身了解感受京源学校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理念。
在座谈会上, 吴学安校长以“教育集团背景下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京源实践”为题,全面介绍了京源教育集团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表达了学校积极筹备、坚决办好“钱学森班”的愿望和决心;学校科创中心岳玲主任向大家介绍了学校“钱学森班”的筹划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
京源学校党委书记简道寅介绍了学校一直以来以钱学森等科学家和英雄命名的班级建设,同时表达了对“钱学森班”落户京源的期待。
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朱廉高度评价了京源学校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创新实践和取得的优异成绩。他对“钱学森班”项目情况进行了深入介绍,详细讲解了项目的背景意义、发展历程、目标定位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相关成果,并从“钱学森班”学生所具备素质的角度,分析学生高素质养成所需条件,希望与石景山区和京源学校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与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也对京源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高站位、具体化的指导,围绕“钱学森班”建设的系统规划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总结讲话中,石景山区教委刘永奇副主任充分肯定了京源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他表示,石景山区教委全力支持京源学校成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科学精神的人才基地,希望通过学校“钱学森班”的建设,进一步引领构建教育集团幼小初高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钱学森精神深度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与文化建设,落实好双导师制与大中贯通机制,让学生的成长更加系统化和精细化。同时,希望学校继续深化合作与资源整合,聚焦精准培养和动态管理,打造石景山区教育特色品牌,培养具有强烈使命担当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钱学森之问”贡献京源答卷和石景山方案。
传承科学家精神,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京源学校“钱学森班”必将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一张新名片,引领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育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英才。
编辑|李梓萌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