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第二届优秀传统文化节游园会暨汉服节盛大启幕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5-05 16:26:05

导读:2025年4月30日,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凤凰城校园内汉服飘袂、古乐悠扬,第二届优秀传统文化节迎来高潮——“展凤凰非遗华彩,传华夏古韵新章”主题游园会暨汉服节活动盛大举行。全校师生身着传统服饰,穿梭于古风市集与非遗工坊之间,以沉浸式探寻文化根脉,共绘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青春画卷。

2025年4月30日,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凤凰城校园内汉服飘袂、古乐悠扬,第二届优秀传统文化节迎来高潮——“展凤凰非遗华彩,传华夏古韵新章”主题游园会暨汉服节活动盛大举行。全校师生身着传统服饰,穿梭于古风市集与非遗工坊之间,以沉浸式探寻文化根脉,共绘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青春画卷。


汉服盛典:衣冠上国展风华


清晨的校园“穿越”时空的舞台,人大附中朝阳学校高中部的千余名师生身着唐制齐胸襦裙、宋制褙子、明制马面裙等传统服饰,手持团扇、纸伞,于凤凰城校园内迤逦巡游,衣袂翩跹间尽显华夏礼仪之美。


图片1.jpg


游园拾趣:非遗工坊鉴匠心


游园会上各个班级的创意展位,古韵风雅,巧手匠心,为师生沉浸式文化体验提供了24个摊位。高一复刻宋代茶点场景,学生以茶筅击拂出绵密沫饽,搭配手作梅花酥,再现“茶香氤氲,琴音绕梁”的文人雅趣。高二的“古法香囊工坊”将《本草纲目》与现代调香结合,参与者可调配艾草、薄荷、丁香等药材,制成专属驱蚊香囊。

大操场一侧的“投壶雅戏”“蹴鞠九宫格”摊位前人头攒动,高一学生自制竹矢与皮鞠,还原《东京梦华录》中的竞技场景。本次游园,还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们来指导学生把脉识症、了解人体穴位,通过舌诊图谱学习体质辨识。


图片2.jpg


特色展位甲骨破译局、古建榫卯馆、皮影小剧场,更是园内名副其实的“文化顶流”,令游园的师生流连忘返。一个通过甲骨文猜字游戏,揭秘商周先民的智慧密码;一个用冰棍棒搭建斗拱模型,感悟“不用一钉”的营造技艺;小剧场摊位的学生自编《大闹天宫》剧本,以卡纸皮影演绎经典故事。

 

文化浸润:传统新生正当时


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草木扎染、绒花制作,学生完成的扎染方巾、绒花发簪成为“行走的文化名片”。化学教师解析古法香囊的挥发性成分,历史郑教师讲解汉服形制演变,实现“寓教于乐”。外教一起参与书法临摹与京剧脸谱绘制,用多元视角诠释东方美学。


图片3.jpg


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非遗技艺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跃动于指尖的青春符号;课堂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化作可触摸的文化实践。当扎染的蓝靛浸透白布,当绒花的丝线缠绕出千年纹样,当化学公式与古法香韵碰撞出科学的浪漫,文化的血脉便在传承与创新中生生不息。学子们以双手复刻传统,以智慧激活经典,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架起中外文明的桥梁。这一刻,传统文化不再只是历史的回响,而是扎根校园、面向未来的鲜活力量,见证着新时代青年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与创新诠释。

 

学子心声:青春续写文化魂


“亲手点茶时才懂‘晴窗细乳戏分茶’的意趣,传统文化比课本里更鲜活!”高一(5)班的李同学感叹。身着明制牡丹服的刘老师则表示:“看到学生们自发研究汉服礼仪,甚至考据文物复原纹样,这份热忱令人动容。”


图片4.jpg

 

凤凰振羽  文脉长青


本届优秀传统文化节通过汉服之美与非遗之韵,让千年文明在青春校园中焕发新生。这也正是我校开展文化节活动的初衷——文化传承不是复古,而是以当代视角重新诠释经典。愿人朝学子永葆这份文化自觉,让华夏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编辑 | 周  静

校对 | 李梓萌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