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

朝阳区“融创课堂系列研讨活动”正式启动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4-12 09:36:04

导读:4月10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垂杨柳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正式启动“融创课堂系列研讨活动”。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结和推广区域内面向未来的学校育人生态变革典型经验,探索区校协同下支持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又多元个性、创新意识和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的路径和模式,赋能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为朝阳区教育事业的持续繁荣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朝阳区教育科学院综合教研部聚焦综合育人、贯通育人、协同育人、数智赋能、国际视野五大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开展融创课堂系列研讨活动。

4月10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垂杨柳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正式启动“融创课堂系列研讨活动”。

首场活动聚焦综合育人研究,围绕跨学科素养导向下实践学习建构的逻辑与策略,从“跨学科学习成果场景式互动”“课堂观摩”“学生素养剧场展演”“‘区-校-院’三方会谈”四个板块,系统性探索“综合育人、贯通育人、协同育人、数智赋能、国际视野”五大领域的实践路径,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本支撑。

首场活动凸显两大亮点,引发关注。

亮点一:多维实践,四大模块全景呈现育人新样态
场景式互动,让学习成果“活”起来。

首场活动活动以“跨学科实践学习育人成果场景式互动”拉开序幕,参会教

师通过沉浸式体验,观看了由垂杨柳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区与手拉手友好校展出的艺术、科学、劳动、体育等学科中融合设计的教学案例,看到了学生们在跨学科实践中的创新成果。

融创课堂观摩,学科融合赋能“真”学习。

两节展示课涵盖音乐、体育、科技等8大学科领域。例如,五年级音乐课《音乐中的节庆-丰收锣鼓》,将民俗文化与节奏教学相结合;四年级劳动课《校园小鲁班之废物改造》,融入了环保理念与工程设计思维。课堂教学强调“真实情境驱动”,凸显跨学科知识迁移能力。

素养剧场展演,学生成为课堂“新”主角。

由垂杨柳中心小学戏剧社团一、二年级的同学们编自演的校园剧展演剧目《AI小智闯祸记》,以诙谐的剧情和学生们出色的表演展现人工智能伦理议题,呈现出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剧情打破传统汇报形式,彰显了垂杨柳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协同教研,三方共话教师胜任力。

首场活动设置了“区-校-院”三方会谈,围绕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展开深入研讨。朝阳区教科研副院长关颖慧指出:学术引领变革,品牌赋能未来。朝阳区教科院始终立足朝阳特色教育强区建设,进行了系列深入探索与研究。打造“融创课堂”学术品牌,构建全链条育人新范式,为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铺垫发展路径。
    亮点二:权威发声,政策与学术双轮驱动改革

首场活动特邀多位教育领域权威人士,深度解读政策方向与实践策略。

朝阳区教科研院长李怀东发表致辞,他表示,当前教育面临知识割裂与素养断层两大挑战,打通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学习尤为关键。而“融创课堂”旨在通过融合促创新,以创新引领未来,聚焦于未来教育生态的构建。对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朝阳区则致力于通过空间融合和资源融通,实现从封闭课堂到无界学习空间的转变,建设好朝阳系列学术品牌,为区域教育质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引擎。

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宋为以《让生命阳光般灿烂:跨学科实践学习赋能儿童生命成长》为题,系统分享了该校在跨学科育人领域的创新实践。宋校长指出,学校秉持“让生命阳光般灿烂”的办学理念,聚焦学生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协同发展,构建了“灿烂课程框架”,涵盖学科基础、拓展与融合课程,通过跨学科实践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与综合素养。学校以真实问题为导向,设计“小切口、大主题”的跨学科项目,解决教学中“拼盘化”“浅层参与”等难题。同时,学校依托区域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教师角色转型,强调师者需兼具人文引领、资源整合与情感陪伴能力,实现“人机协同”下的教育创新。宋校长强调,教育需摒弃固有模式,以科学理性回应时代需求,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贡献力量。

朝阳区教科院艺体大学科部部长王晓东从体育学科出发,分享了体育教学如何突破传统模式,通过融合艺术、信息技术等跨学科元素及AI技术分析,赋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并指出指出,体育课堂需从“严谨实的基础功底”向“新与活的创新实践”深化转型,通过情境化设计、技术赋能与多元评价,让课堂成为学生“入境入行”的成长空间,最终实现“以体育人”的教育目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专委会名誉理事长陶礼光围绕跨学科教学改革与核心素养培养展开深入探讨。他指出,当前教育需突破传统学科壁垒,以“融创课堂”为核心构建跨学科融合体系,实现从“学科加法”到“素养整合”的转型。并强调,教学需结合大思政教育,将德育融入各学科,同时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优化教学设计,最终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

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闵慧作领导讲话,她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作为区域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她指出,当前基础教育需突破学科壁垒,以“融创课堂”为载体构建跨学科融合体系,回应新时代育人需求。面对信息革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教师需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成长的陪伴者与价值观引领者,强调教育改革需以学生为中心,回归育人本质,通过五育融合与真实情境下的实践探索,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朝阳智慧”。

首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朝阳区“融创课堂”系列研讨活动的开展开了个好头。后续将围绕贯通育人、国际视野等主题持续展开。持续推动区域教育从“育分”向“育人”全面转型,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朝阳方案”。

 


编辑 | 周  静

校对 | 李梓萌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