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播报

砥砺三载 “十三五”重点科研课题结题视频论证会召开

来源:优成长教育 | 时间:2020-04-02 15:36:00

导读:3月29日9:00,由优成长教育申报的北京市课外、校外教育“十三五”重点科研课题《校内外STEM教育合力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结题视频论证会正式召开,原中关村中学校长、本课题负责人邢筱萍女士担任主持。

3月29日9:00,由优成长教育申报的北京市课外、校外教育“十三五”重点科研课题《校内外STEM教育合力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结题视频论证会正式召开,原中关村中学校长、本课题负责人邢筱萍女士担任主持。


 


会上,优成长教育创始人、课题负责人章炜女士就三年来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过程,以及课题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专家们在聆听了课题汇报后,对课题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期望和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坚女士表示,该课题对于STEM教育本土化方面的痛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特别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国情,选择了不同发展地区不同规模的学校和班级,进行了普适型、本土化STEM教育的落地实施与研究,最终提出了有一定理论价值且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有效的实施途径,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我国STEM教育的常态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课题的研究内容在设计方面和组织工作扎实有效,取得的成果丰硕,具有可操作性,有很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针对STEM教育源于国外的背景特点,优成长研究课题紧扣本土化、普适型、可操作性几个方面,以一线教育教学落地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研究。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它系统的完成了STEM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课程资源与实施路径的相关研究,同时开展了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可以使用简单的材料将跨学科知识融入,意义非常重大。回看整个课题 研究过程及成果,涵盖了我国STEM教育常态化开展的要素,凸显本土化普适化的特点,适应我国不同发展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和班级的教学需求,符合我国教育国情。


课题很好的完成了预设目标的研究,课题组在研究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恰当的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工具,进行了较大样本的采样研究,提高了研究成果的信度与效度,STEM教育相关机制研究在国内具有实效,课题组走出了一条在新形势下学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合作推动产学研发展助力STEM教育改革的道路,为我国STEM教育落地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提供了实践与理论依据。事实上,课题组在3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取得的阶段成果,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教育相关主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会上,她建议将课题取得的成果进行更广泛实施和推广,固化研究成果。


北京市校外教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周立奇先生表示,课题研究通过科研引领,将课外校外STEM教育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优成长“十三五”课题立项时被专家组评选为重点课题,受到市教委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课题中期汇报时,市教委相关领导也莅临项目实施学校(八一学校)参加听取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优成长“十三五”课题选题新颖,研究工作严谨扎实,课题研究成果非常丰硕。课题结题提交的工作报告与课题结题报告文字内容撰写严谨,体现了非常高的专业素养及文字功底。


针对下一步工作,他建议,在研究亮点及工作重点内容方面可以进行更全面、更详细的阐述,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等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为STEM教育本土化落地工作提供更多的实践依据和指导。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先生指出,课题研究放眼未来,期望在后续工作中继续沉淀。


第一,扎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按照课题设定的研究目标及拟定的研究任务及后续推进方面下了功夫,特别是遴选了不同发展水平和类型的学校开展课题研究,课程普适性得到体现。


第二,课题研究着力点在课程研发中得到体现,以往学校校本课程研究往往依靠学校老师来完成,课题研究整合了校内外的资源,学校、教师、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等多方资源通力合作,在中小学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效突破,保证了课程资源来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确保了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优成长在课程名称设计、课程内容的题例、框架、案例选择及活动组织等,确实体现了科学性、权威性、学术性,这一点也是优成长课程开发中非常鲜明的特点。


第三,在课程落实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创新方法,帮助建议学校利用现有课程和其它课时组合使用,拓展学生课程开展的时间空间,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育方式,有系统意识工程意识地推进课程实施,创新特点明显。


第四,课题以学生能力、科学素养培养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为目标,过程性评价与成果导向评价结合为抓手,以学生能力维度评价量表数据为支撑,以科学管理机制和科研教学平台为工具,直面普适型STEM教育本土化落地的痛点难点问题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第五,支持保障系统充分发挥公司的力量和优势,突破学校教育的边界与束缚,对教师培训的问题,直面问题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优成长课题组组织管理系统的介入,从育人出发进行组织设计与规划,通过公开透明的机制来推动,更好的把机构提供服务进行落实,优成长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值得总结和推广。


第六,课题研究思路清晰,课题组织落实到位,课题成果不仅仅是特色课程的建立,更从帮助学校进行STEM教育实施、评价、组织模式、管理机制以及实施运作体制机制的建立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课题的既定目标任务来看,课题已达到结题要求。


他建议,接下来可以对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工作实践和成果产出过程以及拓宽和丰富STEM课程及活动的实施路径和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梳理和提炼,以期将研究经验进行有效推广,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受益。


据了解,STEM 教育作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全球范围,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而探寻其功利目标之外更本源、更鲜活的教学和“立德树人”的价值;探寻如何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有效实现校内外联合、产学研一体的联动发展;探寻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让本土化普适型 STEM 教育真正在中国大地孕育成长,提升整体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才等问题,对于STEM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通过三年多的积极实践和探索,优成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认可。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探索和总结,让本土化普适型STEM教育,成为每一个中国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根基,为他们的成长助力,培养更多学生拥有“带得走”的能力。



编辑|贾振华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