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也可以逛庙会?看这所学校如何展示醇厚民风!
导读:11月25日,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第五届读书节开幕,一场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庙会在读书节期间掀起爱读书、读经典热潮。
“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天生丽质难自弃……”11月25日,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第五届读书节开幕,一场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庙会在读书节期间掀起爱读书、读经典热潮。“信笔涂鸦”“看图识人”“百转书香”等近百个庙会摊位前挤满了学生体验。摆摊同学出招至奇,接招体验的同学迎难而上,一路过关夺奖,热闹非凡。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高中语文教研组长田银萍老师表示:“文字书籍是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载体,本届读书节开幕式首次以文化庙会的形式开展,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孩子在筹备庙会摊位、逛各类摊位中,成为了解并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青年。希望通过庙会上的飞花令等活动能让孩子们按照个人兴趣去阅读更细腻、更真实的书本,从而加深认识,实现立德树人、活动育人的目的。”
扑面而来的“中国风”
100多个摊位呈现原味庙会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第五届读书节为期一周,将于29日结束,期间将在高中部举行朗读者活动,在初中部举行古诗词擂台赛。学校通过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将勉励同学们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读书增强文化自信,也希望共同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校园。
据悉,活动前期,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想出了“书法有度"“工匠精神”“乐音袅袅”“绘色天下”“图书跳蚤”“棋行天下”“读书明智”等个性鲜明、内容丰富的特色摊位主题。在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传统文化扎根在课堂、活动之中,这次读书节就是让孩子们以传统文化为线索,沿着历史的脉络,一步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活动现场特邀剪纸、书法、刺绣、风筝、中国药文化、空竹等数十个趣味盎然的传统文化庙会“摊位”,摊位前熙来攘往,学生们自由来回穿梭,好不热闹。
“中国风”是此次庙会活动的亮点,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表演。初二二班刘昕玥说:“我们准备了一个诗词接龙的活动,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诗词的文化魅力,热爱和学习传统文化,另外我们也准备了一些奖品让大家踊跃地参与进来。”
不仅仅是庙会
更是理解多元文化的载体
喜庆锣鼓、原创相声、皮影戏、京剧、空竹表演、快板、话剧……戏台子演出更是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历史的悠久,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品国粹 唱念做打
为了能更好地将京剧传承下去,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开设了京剧选修课程让学生进行选择,让京剧这种舞台表现艺术在校园展开!初一一班王珂心说:“我以前没有接触过京剧,来学校以后参加京剧社团学京剧两个月了。我觉得国粹是给我们后一辈的人传承的机会,因为现在随着流行的发展,我们以后可能没有机会去再接触这些东西,所以当我们学校开了一个京剧社团以后,我们就特别高兴地参加了社团,也开始对历史感兴趣。这次能够有在台上表演的机会,我们希望给其他同学做个榜样,多多参加京剧社团的活动。”
讲相声 说学逗唱
相声在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深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相声作品不论是题材还是内容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民风、民情等传统文化内涵。小演员们上台鞠躬施礼,谢幕拱手弯腰,低眉而退,一切中规中矩,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
打快板 悦心怡情
快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属于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孩子们的表演承载着学生对这一传统艺术的理解与传承,凝结着孩子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的艰辛、收获、幸福与成长;记录着学生们在文化传承之路上留下的闪光足迹……处处凸显着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追寻,对经典文化精髓的汲取和弘扬!
演皮影 非遗再现
皮影戏是一门比京剧还要古老千年的表演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以称之为“最古老的电影”。此次应邀表演的皮影艺人将传统口技和皮影戏结合在一起,不仅给同学们讲述了皮影的来历,还将《鹤鸣九霄》的故事讲述得生动有趣。皮影艺人告诉同学们,皮影戏虽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画面精美,制作考究,但因传承的人越来越少,它的魅力光环正在暗淡,所以特别珍贵,也更需要同学们去了解和保护这项濒危的传统艺术。
看话剧 致敬经典
孔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和他的学生们关于理想的对话《四子侍坐》由高一年级同学带来的原创话剧表演情景再现。高二年级的同学们不惧前辈们的经典演绎,将曹禺先生的经典话剧《雷雨》搬上了本次读书节开幕式的舞台,让大家重塑智性时代,再拾戏剧光辉!
潮起海天阔,风起正扬帆。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第五届读书节结合“厚植爱国情怀,深耕文化内涵”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节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回归到作品本身最质朴、最动人的地方,使同学们对于文字的眷恋之情更加深厚;让精神从读书中汲取,能力从实践中锤炼,使同学们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德育校长助理王敬表示:“在附中的校园中,传统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古董,而是我们语文课上的诗词歌赋,是历史课上的秦皇汉武,是龙狮社团课上的一招一式,是中秋月光下蹁跹的汉服。点点滴滴融入到每个附中学子的身上,铸造了独一无二的附中精神。”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校长丁伯华表示:“今年的读书节我们更偏重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追溯到中华文明的主旋律上,让孩子们更多地亲身体验。因为孩子们可能从课本上学过、电视里看过,但是现场近距离地参与还少一点,所以我们让孩子们主动设计各个小活动,强调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参与感。”
文字 | 焦晓义
编辑 | 李宙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