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播报

惠及60名同学的30项专利,这个学校要“火”了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19-04-10 15:26:31

导读:北京的“1+3”项目从2016年开始首次实施,当年有22所高中校参与招生,到2018年的时候,参加招生的高中校达到40所。其中有7所是参加市级统筹“1+3”招生,即这些学校面向全市部分地区初二学生招生,其他都是面向全区招收初二学生。

导语: 您知道自行车支架是什吗?您知道骑车出门时如何防止骑自行车滑到侧翻吗?别着急,这些问题,便由北京市第五十七中高一年级1+3项目班的三名同学帮您解决。


 项目研发  开发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

虽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汽车、地铁是我们常见的出行方式,但是目前,依旧有很多人选择自行车出行的方式。绿色、健康、便捷的优势也是目前自行车没有被淘汰的原因,但是自行车出行却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常见的滑倒、侧翻的事故虽然不算骇人听闻,却也渐渐成为一大交通安全事故类别。

目前,针对此类问题暂时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于是高一(1+3)项目2班的戴天一、魏子强同学以及高一(1+3)项目2班的王一名同学,便成立了一个项目小组,专门研发制作了一个能安装在自行车上的支架,让它在危险时可以自动弹出,达到保护骑行者安全的效用。

研发过程中,三人遇到支架研发、电路设计等诸多问题。在学校劳技、通技老师的帮助下以及小组成员的努力下,成品效果越来越好,同时还添加了一系列如转向灯、刹车灯、暖手把手等其他的辅助装置。经过三次大规模研究,修改后,产品最终实现了各零件模块化安装、标准件批量生产的预期效果。这套多功能自行车全套辅助系统不仅获得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第四届会员单位文化艺术节最佳创意奖而且申请了专利,进行量产投入使用。

孩子们表达了研发过程中的感悟:“我深刻体会到了只学习课本上知识的不足,也更体会到所学的物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在理论推导方面,让我们更加透彻的理解了相关的知识,提高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1+3 项目 独有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意识的人

刚刚高一的孩子怎么有条件进行研发多功能自行车全套辅助系统这样大的工程呢?这便得益于五十七中对1+3项目学生的培养方式了,而恰好戴天一、魏子强、王一名三名同学便是1+3项目的第三届学生,借助学校的广阔平台,尽情施展自己的无限才华。

据悉,自北京地区的部分高中开始试点“1+3”模式以来,五十七中已经连续四年面向本区或招收学生,设立为学校1+3科技创新实验班,今年拟继续招生120。学校1+3项目负责人刘丽主任介绍到:“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985”、“双一流”高校的理工科方向输送有扎实的学科素养,实践能力突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招收之际,学校就针对1+3项目生单独设计了独有的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发明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一体系的四大特色课程。

第一阶段生涯规划课程中,通过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的分类、岗位设置和职业知识了解自我的兴趣,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树立生涯发展与规划意识。

第二阶段创新发明课程中,学生们各自根据兴趣自己成立项目小组进行项目课题研究,不仅仅戴天一、魏子强、王一名三名同学有机会进行课题研究,而是1+3全体项目生都有机会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们的优异表现超乎意料,目前学生们的专利申请工作正在进行中,共计申报专利30个,惠及六十余名同学,其中28个都是17级同学,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头。

第三阶段创新创业课程继续推进,学生们以企业家创业的方式开展项目学习,经历从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或服务)的研发、模拟公司成立并运营、创建企业文化等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第四阶段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同学们可根据兴趣选择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社会科学三个方向的课程学习,在学校强大博士生团队的指导下,继续自己的研学之旅。

四大课程体系贯穿学生的整个四年在校学习阶段。螺旋进阶式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接触科技,了解科技,同时让融入其中的各学科知识渗透于学生的生活,让学习无处不在,让创新无处不在。

明年第一届招收的1+3项目学生即将高考,负责人刘丽主任表示“我对他们非常有信心,因为我相信经过我们学校四年一体化的立体化全方位的培养和打造,让孩子们具备了创新意识和科技情怀。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

文字 | 吴小欢

编辑 | 刘悦菲

美编 | 贺亚萌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