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播报

教育头条新年献词:2018年,教育的温度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18-12-31 17:38:02

导读:满怀教育激情,一如既往在艰难中跋涉,在教育记忆的交响曲中,回望2018,眺望2019。

结束,是开始的序曲。

满怀教育激情,一如既往在艰难中跋涉,在教育记忆的交响曲中,回望2018,眺望2019

2018年是中国教育改革承上启下的一年,这次教育改革难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教育改革,被称之为保守的教育被置于了风头浪尖之上,以高考为龙头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暗礁多、矛盾多、敏感区多、不确定性多。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不外乎有三种态度,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参与变化。

2018年即将过去,无论寂静还是喧嚣,2019年会如期而至,谁也改变不了时间的客观性。2018年,从整治疯狂的学区房到整治疯狂的黄庄,一切都和高考制度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2018年,此起彼伏的呼啸声在教育领域盘桓。

从没有一个时代,人们这么关注教育;从没有一个时代,人们这么关注教育公平。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教育处于家庭的核心;经济下滑,教育更是处于家庭的核心。对于其他,大多数人会习惯选择沉默不语,唯独针对子女教育,人们不会选择忍气吞声,会不惜代价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

从政府兴办普惠幼儿园到高校的课堂,从幼教的安全到大学的实验室,教育一年基本没有消停过。特长生也走到了尽头,从小升初到高考,包括特长生、保送生等特殊类型的招生计划逐步在缩减,有些特殊招生会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招生历史上拉大家庭教育消费的记忆;

两考合一这个教育专业词汇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人们翘首期盼12义务教育,以为中考会逐步取消的。实际上,这是一个教育乌龙。即使实施12年义务教育,也不会必然取消中考。随之,招考分离这个生僻教育概念也从象牙塔里进入了大众视野,从中考实施改革到高考改革,目前招考分离是无解的几何题。教育界没人能一锤定音:这种方式适合中国的教育;

优质教育进入了新时代,以北京为例,优质校开始大连锁。不管是盟贯带还是教育集团,以强劲的势头植入北京基础教育,从区域内向区外扩展,改变着北京整体教育格局。在北京,家门口就有一所名头很响的优质校,真的快实现了。于是,人们发现,一些学校在办学中,校名换了。但此优质校和彼优质校真的是一个等级吗?需要实践来检验教育的成果。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就读最好的学校,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长期存在,形式化的均衡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

对于赚得盆满钵盈的校外培训机构来说,2018年是一个灾年。布满大街小巷的校外培训机构成为这轮教育改革的最先中枪的“先锋”,形成了一个教育镜像,似乎校外培训机构才是学生过重负担的始作俑者。这轮整治也是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择校的焦虑就不会得到缓解,没有配套措施对接,这些倒下的校外培训机构还会东山再起;

北京和浙江,从南到北,这两个地区的教育改革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在全国高考暂缓的模糊声调中,北京放慢了步伐,没有大面积在2020年高考中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这是一种教育保护,而不是教育保守。与此同时,浙江的高考英语加权赋分,让这个全国示范区、取经送宝的地方,萦绕着挥之不去的问号。

2018年,教育地表温度在跌宕起伏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2019年即将到来。

不管是教育之内还是教育之外,且不论持什么态度,都要明晰,教育有其自身生养的规律,符合教育规律应该是所有教育人共同的方式。

教育不应该有所谓酷暑和严寒的隐喻,也不需要有黑夜和黎明的暗示。教育,365天,每一天都应该是朝阳铺满大地,教育是恒温的。

2018年,教育的表情包太多了。教育需要那么形式化的繁华吗?教育在自身之处寂静不好吗?教育真的需要所谓成功和失败吗?教育的产品是人,任何方式的教育改革,都会形成几代人的价值观和知识结构。教育不适宜炒作概念,更不适宜把教育拉进江湖的风浪中。任何教育改革,最终会落实到课堂上。核心在课堂上。

教育头条,一个符合教育规律新媒体,经历了1000多个日夜打造,朴实无华,唯一要说的是,这是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的新媒体,一群满怀教育激情、懂教育的媒体人铸造的教育产品。教育头条,无论处于什么环境下,都会一如既往符合教育规律。

教育头条总编辑 郑超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