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播报

迎进来 走出去 这所学校是这样做的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18-10-19 18:33:36

导读:“孩子们请看,图中这位女子的发型就是中国古代清朝女子的发式,叫做‘旗头’。”这是10月18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接待香港海坝街官立小学师生及家长来访时的一节课堂场景。

“孩子们请看,图中这位女子的发型就是中国古代清朝女子的发式,叫做‘旗头’。”这是10月18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接待香港海坝街官立小学师生及家长来访时的一节课堂场景。在绢人社团课堂上,全铭老师以热播剧《延禧攻略》中的人物造型为例,为来自香港和首师附小的孩子们讲解了清朝的传统服饰。在此次京港姊妹校艺术交流活动中,香港海坝街官立小学的师生和家长们还走进了首师附小的国画、剪纸和书法社团的课堂,充分体验了首师附小丰富的非遗课程,进一步领略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动人魅力。




把口琴奏出京港两地友谊乐章

“黄大师的口琴表演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演奏特别欢快,我也会吹口琴,以后我要多练习,把曲子慢慢地练熟,才能吹得像黄大师一样好!”来自香港海坝街官立小学的余綽鉖一脸崇拜地说。在此次交流活动中,京港两地学生分别在香港黄志诚老师和北京教育学院黄文胜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口琴技艺的交流和切磋。



香港海坝街官立小学口琴队为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保加利亚婚礼舞曲》、《军队进行曲》、《卡农》等四首精彩的口琴曲目。孩子们虽然年龄不大,但在老师的指挥下节奏统一,配合默契,合奏声时而轻缓,时而激昂,展示出孩子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整场艺术交流活动的重头戏还要数京港两地学生口琴队近60人的口琴合奏。随着乐曲《欢乐颂》旋律的响起,首师附小与香港海坝街官立小学的孩子们迅速形成了天然的默契,一样的乐器,一样的年纪,一样的血脉,一样的友谊把孩子们的心紧紧连接在了一起。小口琴,大教育,音乐的互动凝聚起了京港两地师生浓浓的同胞情。


通过传统文化找到民族自信心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民族才能在整个地球村找到自己的自信,才能知道自己来自哪里,要去哪里,才能找到稳定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和内地建立了姊妹学校。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的窗口,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城市,我们带学生来北京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中国的发展。”香港海坝街官立小学校长陈慧嫻说。



在此次的艺术交流活动中,首师附小的学生和老师们不仅带来了剪纸、绢人、国画和书法的课堂展示,还精心准备了能够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节目。民族舞蹈《染绣》将中国民族舞蹈的柔美与翰墨书法的韵味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单弦表演《北京人》京味十足,伴随着八角鼓的节奏,孩子们唱出了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首师附小五年级六班学生赵南茜说:“我们的舞蹈结合了中国古代染布和绣布的技术动作,单弦结合了老北京的故事,排练这些节目都是想向香港的小伙伴们展示我们的传统文化。”

香港海坝街官立小学学生王子熙说:“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剪纸,剪纸真的很漂亮,虽然有点难,但我还是学会了一点,回去之后我要把剪纸教给爸爸妈妈。”


携手共创更多交流机会

“我们非常欢迎香港的学校与我们学校共同开展交流活动,因为我们有一个办学思想就是开放办学,把校园大门打开,接纳国内、国外的友好人士走进校园。我们这几年在开放性办学上确实力度非常大,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本事,所以我们非常注重迎进来和走出去。”首师附小校长佟旌这样说。



作为朝阳区的窗口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对外交流工作,学校分别与芬兰、澳洲、美国、萨摩亚、香港建立了手拉手姊妹学校,每年都有主题互访交流活动。2019年,附小师生还将赴香港参与海坝街官立小学艺术节,与香港海坝街官立小学的学生们同台表演英语短剧。未来,首师附小将与海坝街官立小学继续保持友好往来,促进京港两地学校更快、更好发展。


文字 | 申童

美编 | 陈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