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教委举办教联体建设与资源赋能论坛
导读: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和资源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区教委举办石景山区2025年中小学教联体建设与资源赋能论坛,主题为破界 融合 生长。5月13日上午,论坛在红旗小学举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和资源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区教委举办石景山区2025年中小学教联体建设与资源赋能论坛,主题为破界 融合 生长。
5月13日上午,石景山区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红旗小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特邀北京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学院马英教授担任主讲专家,石景山区教委主任孟驰、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副院长赵丽娜出席活动。来自北京市家庭教育培训班的学员代表、区教委德育科负责人、教育分院德育研究中心及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成员、全区各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分管领导,以及门头沟区付家台中心小学教师团队、红旗小学家校联育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等150余名教育工作者参会。
论坛聚焦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通过专家主题报告、区域经验分享、跨区交流研讨等环节,为深化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了专业平台。与会人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如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区域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论坛的主要议程包含红旗联育特色课程、红旗联育会成立仪式、红旗联育会代表发言及各方代表资源发布、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等环节。
红旗小学小讲解员和家长志愿者宣讲了学校环境文化和长征种植园文化。在他们的引导下,与会者步入各班级课堂,聆听了涵盖《折叠西瓜》、《国防力量》、《运动小达人》、《健康小达人》、《军事军歌互动》、《中华诗词赏读》、《长征途中的植物》、《青石版画》等主题的特色课程。主讲人由学生家长、校外辅导员部队教官、非遗传承人和科学副校长等担任。
首先,举行了隆重的红旗小学“联育会”成立仪式。石景山区教委主任孟驰和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喻龙共同上台揭牌。齐升书记、李国斌政委、孙静副主席、路彦芬校长一同上台,为“红旗联育会”的成立剪彩。之后,领导们为红旗小学“联育会”成员单位颁牌。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共同祝贺“红旗联育会”成立。
在校家社共育论坛环节,红旗小学路彦芬校长、家长代表刘立新、五里坨街道代表白建锋副主任、石景山区教育分院代表赵丽娜副院长,依次进行交流分享。红旗小学依据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协同、学校主导、家庭参与、街道社区支持、社会资源单位补充的多元主体原则,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成立“联育会”,实施“五联”共育机制,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同时,家校密切配合,家长坚持学习与孩子共同进步,做懂教育有智慧的新型家长。五里坨街道紧扣协同育人“联”和“赋”的要义。以“联”筑牢根基、用“赋”夯实保障。以“联”激活资源、用“赋”释放活力。以“联”拓展维度、用“赋”铸就特色。石景山区教育分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由本院的德育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分院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中心共同联动,从使命领航、资源赋能、共绘蓝图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创新构建“学者-教师-社工-家长-儿童”学习共同体模型,打造了具有石景山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为区域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马英老师在专家点评时谈到,红旗小学通过 “五联” 育人机制的实施,实现了教育合力凸显、家教质量提升、育人空间拓展、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工作的全面迈进。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协同育人体系,为校家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本。未来,愿意支持红旗小学在协同教育的资源整合和评价体系方面持续深耕,携手各方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不懈努力。
孟驰主任在总结发言时谈到,红旗联育会的成立为我区各学校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提供了先行的示范。她向全区教育同仁提出三点希望和建议: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教联体”建设的背景意义;二、加强协同,准确把握“教联体”工作的内涵目标;三、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和专业优势。希望大家携手并进,共同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助力,为石景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教联体建设与资源赋能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对石景山区推进区域校家社共育及“教联体”联动工作的总结与褒扬,也是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健全北京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意见》的动员与部署。全区教育工作者将夯实初心、深耕不辍,携手社会各界共创石景山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的篇章!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