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高中部举行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活动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5-23 17:16:04

导读:2025年5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中部举办年度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活动


2025年5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中部举办年度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活动。作为学校践行“尊重个性,挖掘潜力”育人理念的关键举措,历经十余年打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典范,先后获评北京市基础教育特色课程、朝阳区第二十届教育教学年度成果奖。


图1:学生阐述课题研究的社会意义.jpg

图2: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jpg


本年度研究性学习于2024年9月启动,高一、高二年级860余名学生自主组队形成128个研究小组,在74位导师指导下,围绕人文社科、数理科学、体育艺术、工程技术四大领域开展课题研究。课程采用科学规范的三段式培养体系:开题答辩侧重课题可行性论证,通过学科分组评审助力研究组完善文献综述与实验设计;中期评估聚焦过程管理,着力解决研究难题、优化方法论;结题答辩则强调成果凝练,要求运用可视化数据、对比图表等实证手段呈现结论。历时八个月的科研实践,完整呈现了学术研究从选题到成果产出的全流程。


图3:学生展示实验过程.jpg


图4:学生展示小麦种植过程.jpg


答辩会上,众多创新性与社会意义兼具的成果脱颖而出。自然科学领域,《中式健康泡菜腌制方法对比研究》构建多维度实验模型,建立科学量化指标体系,为传统工艺工业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生活水质多参数检测技术开发》创新采用低成本电化学检测法,构建可推广的水质评估标准化流程,兼具科研与民生价值;《小麦萌发期氨基酸动态监测》依托校本实验基地,建立农作物生长关键指标长期观测数据库,展现跨学科研究优势。人文社科领域,《汉代盐铁论现代治理启示》《轻罪封存制度实证研究》等课题,通过多元研究方法,彰显深厚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经严格评审,28项课题获评优秀,部分成果已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图5:评审组师生认真聆听结题汇报.jpg


此次研究性学习不仅是阶段性学术训练,更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奠基工程。科研选题紧扣时代脉搏,展现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担当意识;方法论应用日趋规范,学生文献研读、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成果展示凸显创新思维,多媒体呈现、量化论证等学术表达日益成熟。

作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将持续优化“全程浸润、学科交叉、知行合一”的培养模式,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新时代拔尖人才。未来,学校将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长效追踪机制等举措,提升课程示范辐射效应,为创新人才培养贡献“人朝经验”。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