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视频新闻

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全疆发:构建美的教育 助力美好人生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19-09-18 16:38:46

导读: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于1983年,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的就是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全疆发

Q: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京城名校长好声音,我是主持人悦菲。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于1983年,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的就是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全疆发,全校长曾荣获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让我们欢迎全校长。

Q: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思想是“美的教育,美好人生”,学校的精神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那么其中“美”的内涵是什么呢?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A:美可以是诗人笔下的月光,也可以是普通人眼中的江南春景,还可以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善意言行。

但美首先应该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是潜在于人类情感领域的。当人类的审美情趣、情感遇到恰当的客观环境时,被引起情感上的愉悦、快乐、欣赏时,美就产生了。

广义上的美,可以理解为人类对事物的一种愉悦感。或者说是人在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呈现出人的内在本质力量,以及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肯定。这与艺术领域的狭义的美应该有所区别,后者比较注重形式上的艺术美。

教育美的内涵,更多的表现为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人向善、求真的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与追求。具体还表现为教育教学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人性关怀之美,发现与觉悟规律、真理之美,师生共同成长与成功之美。

Q: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美的教育”?

A:首先,我们是以“审美融入”为切入点,实现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化。

譬如,将国家规定必修的12门课程,重新划分为语言美、心灵美、思维美、行为美、艺术美、健康美等六大类课程,通过“审美融入”校本化。比如语言美就包括语文和英语两门国家必修课程,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通过“审美融入”,让学生体悟到情境美、语言美、情感美、人格美等。具体操作来说,就是把“主从与重点”“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过渡与呼应”“比拟与联想”“统一与变化”但审美原则融合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其次,我们以“审美融入”融入为抓手,努力构建以美为理想的学校文化体系。

譬如,北化附中正在努力构建以臻美德育、博美课程、智美教学、偲美社团、怡美校园、和美管理等六个模块组成的学校文化体系。以“臻美德育”为例,即审美融入学校各种主题活动之中,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礼、成人礼,以及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等,让学生在各种德育主题活动中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并通过“尚美学生公约”的讨论、颁布、践行,以及丰富多元的“尚美学生”(孝心美、学习美、助人美、劳动美、运动美、才艺美)评比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习惯养成教育落在实处,实现了美与善的统一。

Q:我们学校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如何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

A:首先是通过学习活动让老师们逐步形成对“审美融入”思想认识。

比如寒暑假期,邀请魏书生、程红兵、吴正宪、王苹等教育名家来学校举行教育讲座、示范教学。这些教育名家的讲座不仅仅是体现了丰富的教育理论,更主要是一言一行都反映了他们对教育美的追求,让老师们有所觉悟并学习借鉴。

其次是学校为每一位教师购买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教育美学十讲”等教育、美学书籍,主办读书沙龙等,提升老师们对教育学、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再次是学校有意识的聘请一些专家,指导老师们的日常淡妆、语言艺术、摄影艺术、舞蹈艺术、插花艺术等,鼓励师生同台文艺演出展示才艺美,提倡老师们追求大方的服饰美、端庄的行为美、得体的语言美。通过一年一度的“雅美教师”评比活动,激活老师们潜在的对美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通过“审美融入”教学美践,用气质美丰富教学美、增添教育美、留住青春美。

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了老师们对美好生活与工作的追求及信心,进而提升了教师的审美情趣、能力及素养,实现了“各美其美”。更重要的是,老师们逐步“审美融入”课程及教学之中,爱心育人、科学施教,让学生们体验到老师关爱的愉悦、学习成长的快乐、学习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潜能与自信,从而实现了“美人之美”。

Q:学校依托北京化工大学构建“理工特长”的课程体系,在理科领域是如何体现“美”的?

A:首先,科学领域中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是不带主观色彩的理性活动。审美则是充满着激情、灵感、主观的情感活动。审美又是人在创造活动中,对人自身力量的积极肯定,譬如对自己的才能、创造、成功感到惊奇,自豪与快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生在理科学习中的发现、成长、成功也就是一个自我价值实现及审美愉悦的过程。

其次,自然科学中的内容、结构、逻辑充满着美感。比如数学中的“黄金分割”是何等的美妙,数学的逻辑和图形的美,简洁、统一、和谐。又比如植物茎上的叶子、花瓣的排列规律是何等的美妙。化学的原子结构图、物理中力学的受力分析图都充满着美感。学生在学习理科的过程中,必然感觉到自然界的结构美、规律美,逻辑推理过程中的思维之美。换句话说,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美的,那就是真理。所以,学生学习、觉悟自然的过程,或者说发现真理的过程,本身就是审美愉悦的过程。

再次,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具有实验科学的特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在培养科学兴趣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探寻真理的价值取向与追求。这个理性活动的思维过程,就伴随着对真理追求的一种崇高情感,在觉悟、智慧中追求快乐也就是追求美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修养提升、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北化附中依靠化工大学的教授,基于高中与大学的教学衔接,创新性的开设了“大学先修实验课”,应该讲在探索真理和审美愉悦上,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Q:最后还想请您简单的介绍一下新学期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有哪些新的发展规划?

A:一是全方位、全过程探索“美的教育”。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情感愉悦之美,让学生体验到人性关怀之美、觉悟真理与规律之美、成长快乐之美,从而促进人格的完美,为百姓子女的美好人生、家庭的美满奠定基础。落实全国、全市、全区教育大会的精神,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进一步营造追求“雅美教师”的氛围。根据去年颁布的“雅美教师公约”,从机制和氛围上鼓励教师们爱党爱国、爱心育人,研究学生、学法、课标、教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彰显高尚的师德情操。组织和发动教师们以“审美融入”为切入点,以“靶思维”为抓手,全方位、全学段推进区教委“理想教育”的改革实验与探索。在点燃激励、唤醒鼓舞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言传身教、“习与智长”中实现立德树人。

三是各校区、全学段落实“尚美学生公约”。根据去年颁布的“尚美学生公约”,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提高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劳动教育、读书节、艺术节、运动会、行知课程等的有效性。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以“不同类型的美”的多元评价体系为抓手,通过养成教育“化与心成”。以国庆70周年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核心价值观,落实育人目标。

四是依托化大构建“理工特长”的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实际,因材施教,科学施教,优化实施“国家必修课程”。依托北京化工大学的课程、师资、资金、实验室等资源优势,在原有探索物理、化学的高中、大学实验教学衔接的“大学先修实验课程”基础上,开拓生物实验教学新领域。让北化附中的学子在理工科的科学兴趣、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上与同类学生相比有优势与特长。

五是尝试探索与构建校园“海棠文化”系列。借助“海棠”的美好寓意,进一步开展与探索“海棠听语”“海棠诗会”“海棠书苑”“海棠文学社”等系列正能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体验到成长与成功的愉悦与美好。进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立德树人,构建“理想教育”文化。

Q:好了,今天的京城名校长好声音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全校长做客我们的专访,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TAG标签: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