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坛中学友達社: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导读:北京市月坛中学作为一所以日语为第一外语的完全中学,承担着中日友好交流的使命,友達社这样的社团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北京市月坛中学作为一所以日语为第一外语的完全中学,承担着中日友好交流的使命,学校希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知中知日的人才,友達社这样的社团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友達社于2014年3月正式成立,社团活动始终贯穿“趣味性”这一主题。在舞蹈表演上,指导老师会与社员一同商讨表演主题,查找资料、编排动作;在表演的道具方面上,指导老师会与社员一同制作,把一个个废旧物品赋予了新的生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学会了互相帮助,提升了自觉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友達社也依靠独特的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
北京市月坛中学初二一班段诗祺说:“因为初一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个社团的名字很有趣,叫友達社,友達呢,中文意思是朋友,想在这里交到很多朋友就来了。”
友達社组织举办过日本绕口令比赛、编排演出过日语科普剧、日本传统歌舞,社团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面白汉字》还荣获西城区二等奖。
北京市月坛中学友達社指导教师陈晓说:“中国是由汉字组成的,日本也有很多日语汉字,这中间也有很多不同,而且有趣味,我把这些趣味的汉字摘出来,利用趣味汉字,我们社团编排了《面白汉字》,面白日语是おもしろい,是有趣味的意思,同学们通过对中日文比较,掌握了很多知识,提高了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也在不断的创新。”
友達社的建立让学生轻松学日语、快乐说日语、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日语。以日语为媒介,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做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为此社团正在筹备用日语来演绎中国的经典名著西游记。
北京市月坛中学副校长陈真说:“成立这个社团以后,我觉得更多的就想大家所感受的,对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另外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对整个学校是促进,对社团也是,孩子通过参加这个社团活动以后,不仅对文化的学习和课堂的延伸,对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表现力都是一个提升。”
文字 | 侯威
拍摄 | 罗地生
剪辑 | 罗地生
编辑 | 常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