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AI 时代如何重塑教育责任与方向?大咖共探数字时代教育培养新内涵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4-11 17:47:30

导读:4 月 8 日,上海籽奥高中迎来正式办学一周年。活动中,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立中教授,上海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尹后庆分别就当前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等热点,发表主旨演讲。


4 月 8 日,上海籽奥高中迎来正式办学一周年。活动中,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立中教授,上海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尹后庆分别就当前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等热点,发表主旨演讲。



围绕“时代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的思考”的主题,俞立中教授深入剖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着重强调全人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因材施教的关键作用,鼓励每个孩子回归教育本质,同时重视创新人才的培育。

俞立中谈到,当下信息化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全球地域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共同构成了百年未遇的大变局。在此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将促使学校组织形式向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转变,教师需发挥引导作用,融合学校教育、人工智能与社会教育;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校的集体氛围对学生终身发展影响深远,技能、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成为学习成长的核心。他强调,学校教育应致力于让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思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思维方式、创新能力、适应性与责任性。



上海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尹后庆以“学习 —— 面向更好的未来” 为题,分析了当前社会技术变革对现有课堂教学的冲击,明确指出教育目标应转向培养学生素养,强化学生探究、质疑和担责的品质,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尹后庆提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带来新赛道与新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新挑战与新忧虑。传统教育体系过于注重向学生灌输预制答案,忽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使得教育在人工智能面前显得脆弱。他强调,教育目标必须转变为培养素养,在不阻碍学生接触人工智能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心灵培养、基本认知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针对未来教育发展,尹后庆建议要让孩子学会探究,将学习视为持续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索世界中认知自我、发展理性;二是学会质疑,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和评估信息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达成科学共识,使人工智能成为可利用的工具;三是学会担责,保持知识联系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关照实践的学习原则,强化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凸显人格品质、道德修养、情感质量和责任意识等精神层面的发展。



上海籽奥高中校长王慧琴分享说,籽奥高中是以六大维度为基础(品格发展、学术素养、批判性思维、情感发展、健康的社交技能和多元文化适应)推动全人发展课程,致力于培养在数字时代的终身学习者,创建“融合学术、社会情感能力和信息科技素养的学习生态 ”,赋能学生在变革世界中蜕变成为不断进取、富有同理心的终身学习者。



活动中,还有多位来自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围绕 “AI 时代的大学与社会:重新定义教育的社会责任”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分享。本次周年庆典吸引了160多名学生、70多名教职员工、100多名家长及嘉宾参加,当日直播引起了一万多人的热烈关注。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