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怀柔分校执行校长崔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导读:新学期寄语: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怀柔分校执行校长崔峰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全体师生,向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步入我校求学之门的2025级初一、高一、国际部新同学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欢迎!向始终拼搏进取的全校教职员工、向一直以来给予我校关怀与支持的区委、区政府、区教委以及国科大、航天工程大学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一零一中,是一片育才成林、厚植未来的教育沃土。我们始终秉持“生态·智慧”的教育理念,坚持“守正出新”的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育人之路。我们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推动人文与科技“双翼齐飞”,打造了“科学、人文、领军、省身、行知”五大书院,构建起融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书院课程体系,致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引路奠基。
也正是在这样的育人环境中,我们的学子不断绽放光彩,2024-2025学年,我校师生在科、艺、体特色发展培养方面屡创佳绩,师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国家级奖36项,市级奖68项,发明专利4项,其中包括第二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高中组金奖、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个人侦察赛冠军等等。在20多项艺术类赛事中,获市级奖26项,美术艺考,崔靖楠、沈笑宇分别被中央美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在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中,获市级奖42项。更令人振奋的是,我校中高考成绩持续突破——在过去的五届高考中,已有3人考入北大,1人考入清华,另有学子圆梦香港大学,悉尼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在今年的高考中,我校一本率79.09%,本科率达到了97.72%,其中统招线上本科率达到100%,一本率在北京郊区十个区中位于前列。这些数字和荣誉背后,是同学们寒窗苦读的坚持,是老师们无私奉献的耕耘,更是学校“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理念的生动写照。
同学们,回顾过往,我们为学校所取得的成就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应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民族复兴同向而行。2025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先辈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存亡的长城,用不屈的意志书写了壮烈的篇章。而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近期,神舟二十号飞船顺利升空,再次刷新中国航天的新高度;成都世运会首度在中国大陆举办,让世界看见青春的力量与体育的激情;今年以来,怀柔科学城建设迈出新步伐,16个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累计开放机时超过143万小时;4个大科学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行……这些时代的脉动,改变着我们求知的方式、生活的方法;百年科学城,奋斗每一天。在这片热土,能感受到的更是一份使命、一份担当。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梦想、不负未来!
在此,我想分享三句话与全体师生共勉:
第一,以历史照亮未来,用奋斗定义青春。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希望你们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日常中坚守报国初心。
第二,学习既为个人成长,更是为时代赋能。教育赋予人们改变世界的勇气与情怀。希望你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与创新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第三,卓越不是一次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它源于日日的坚持与沉淀。希望你们勤思好问、敢闯敢试、超越自我,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同学们,新学期的钟声已经敲响,作为一零一中的学子,希望你们能够守读书报国之志,创时代青年之新;守敦品励学之正,创知行合一之新。以学校平台为基,以民族复兴为机,以青春奋斗为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共同书写属于我们、也属于这个时代的——崭新篇章!
最后,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快乐成长!
谢谢大家!
编辑 | 王雨轩
校对 | 吕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