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开学专题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校长耿晓东:在与时代同行中,书写 “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9-04 18:54:09

导读:新学期寄语: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校长耿晓东

微信图片_2025-09-04_185514_703(1).jpg


回首过去的一学年,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学校管理精细务实,队伍建设富有成效,课堂改革阔步推进,师生活动精彩纷呈。在全体师生的同心耕耘下,学校在教育教学、校园建设、活动竞赛等领域均收获了令人振奋的成长与突破。

新的学年,孕育着新的希望和憧憬,我们每一位师生都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里,我想对全体同学提出几点希望。


一、做身心健康的“追光者”,在感恩与合作中构建温暖的场域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2025年5月13日北京市发布《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身心健康二十条”,学校、家庭和社会将齐心协力,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对于我的青少年时代,各位同学目前经历着更剧烈变化的世界,饮食安全、数字产品使用、生活方式改变等新挑战正在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育与定型阶段,这一时期的身心状态不仅直接影响当下的生活与学习,更会像“种子” 一样,深刻塑造未来的人生轨迹。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我们既要懂得关爱自己,面对压力时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心态;也要主动关爱他人——看到同学情绪低落时,递一张写着“加油”的便签;老师搬作业时顺手搭一把。这些无需刻意的举动,能让我们的校园变成充满温度的场域,身处其中的我们,也会因环境的善意而更放松、更积极。

我们既可以在困惑时勇敢向师长、朋友倾诉求助,也可以在他人表达关心时坦诚回应“谢谢你,这对我很重要”。心怀感恩,才能看见他人的善意之光;允许自己被滋养,才能积蓄能量去温暖他人。这种善意的双向流动,会打破 “独自硬扛” 的孤独感,让心理健康在人际联结中自然生长,让追光的脚步更加坚定。

除了个体间的相互温暖,集体的团结协作更能让微光汇聚成炬。从全球抗疫到科研攻关,无数事例都证明:团结协作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让温暖场域不断拓展的动力。在校园里,无论是日常值日、一场球赛,还是小组活动、社团任务,都需要我们发挥各自优势、倾听不同意见、协同完成目标,在合作中让光芒交织,让温暖场域愈发稳固。

感恩是“看见善意”的能力,能让我们捕捉到身边的光;合作是“共创善意”的行动,让我们汇聚更多的光;传递温暖是“流动善意”的过程,让光不断传播。当这三者交织,我们便成为了真正的身心健康的“追光者”,在“爱”与“被爱”中确认存在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感,正是身心健康最坚实的内核,也是温暖场域最持久的光源。


二、做坚持学习的“奋进者”,在求知与积淀中练就过硬的本领


今年上半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众多令人骄傲的成就。嫦娥六号任务团队荣获 2025年度“世界航天奖”,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大突破,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上作业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中欧班列通道累计通行班列突破两万列,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促进了共同发展。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辛勤钻研和努力付出,也充分说明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的公式定理,能帮我们理解科技原理;课本里的历史典故,能让我们看清时代趋势;实验室里的反复试验,能教会我们严谨与坚韧。这些本领的积累,就像给人生装上 “助推器”,让我们在未来有更多选择的底气。

然而,学习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绝不要轻言失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今年北京高考的一道作文题——“第二次呼吸”。运动员在中长跑时会出现“极点”反应:呼吸艰难,四肢乏力。但通过调整节奏、激发斗志,越过极点后,身体会重获活力,奔跑会进入新阶段。这样的现象被称为“第二次呼吸”。在此,我想问问大家是否在运动和学习中体验过这个过程。或许有同学在长跑测试中感受过这种“极点”:这个时候,喉咙像冒着火,双腿像灌了铅,心里无数次想停下来走几步。但当你咬着牙调整呼吸,摆臂再用力一点,突然就会感到一阵轻松——这就是 “第二次呼吸”带来的蜕变。学习路上的“极点”何尝不是如此?解不出的数学题、记不住的文言文、总出错的英语语法,就像那让人窒息的奔跑瓶颈,让人想放弃。但恰恰是撑过这个 “极点” 的过程,藏着最珍贵的成长。当你对着一道物理题熬了两晚,突然在某个瞬间理清分析的逻辑,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是思维在坚持中完成的“升级”;当你把单词本翻到卷边,终于能流利读出曾经陌生的课文,那种自信从容的底气,是积累在坚持中实现的“质变”。就像运动员突破极点后,不仅跑得更轻松,耐力和速度也悄然提升,我们在学习中熬过 “极点”,收获的不只是知识的增长,更是面对困难时的韧性、解决问题时的智慧、挑战自我时的勇气。“第二次呼吸”的奇迹,从来不属于轻言放弃的人,它属于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的执着,属于早读时迎着晨光一遍遍朗读的坚持,属于遇到挫折时对自己说“再试一次”的坚定。就像我们的优秀校友王显敏带领的团队,战胜研发彩烟剂的一次次困难,最终成就了自我,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三、做胸怀家国的“擎炬者”,在铭记与担当中共筑复兴的基石


昨天9月3日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日。那场持续 14 年的抗争,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回溯那段历史,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的前身时称辅仁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的故事也熠熠生辉。在北京沦陷期间,陈垣校长坚贞不屈,不与敌伪当局来往,设法宣传爱国思想,教导学生要爱国家,讲气节。在共产党及陈校长思想影响下,师生爱国进步的活动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1940年9月,安捷、姚锦风等进步同学组织了“读书会”,她们秘密传阅进步书籍,将爱国的火种悄悄传递。当侵略者妄图推行奴化教育时,辅仁女中的学生们勇敢地站出来,抵制日伪课程,以罢课等形式表达对侵略者的强烈不满。她们在街头巷尾张贴抗日标语,为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年轻的身影,在黑暗中散发着光芒,用行动诠释着抗战精神,彰显着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现在学校每年举行的红五月合唱节等主题教育活动中依然持续传递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每一位师生心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勇担责任。

同学们,和平从不是历史的常态,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捍卫的珍宝。今天,中东的硝烟、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全球震荡,都在警示我们:没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个人的安宁不过是流沙上的堡垒。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们的追求不应止于分数与名次,要意识到当前的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是在为这场民族复兴的接力跑而积蓄力量。你们要以抗战精神为火炬,用学习锻造臂膀,让本领成就担当,在与时代同行中,书写 “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新的学年已经开始,所有来自未来的好消息,都源于当下智慧的选择和共同的努力。愿我们以今日之约定,赴明日之荣光,在这方校园里,一起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编辑 | 王雨轩

校对 | 吕佳媛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