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校长李慧慧:承百年红色基因,赴时代AI使命
导读:新学期寄语: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校长李慧慧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校长李慧慧
时维九月,序启新章。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迎来新学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来宾及家长朋友们,向新加入二十四中学以及平安重返校园的各位师生,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
刚刚落幕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典礼,为我们的开学呈现了一堂特别的大思政课。我有幸亲临观礼,现场的震撼与心底的骄傲,如烙印般深刻,久久难忘。无论是步伐铿锵、满含赤诚的受阅方阵,还是凝聚着创新智慧,尽显底气的国之重器,每一帧画面都分量十足。当庄严气势撞上硬核实力,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这便是最动人的中国模样。
回望历史,开创未来。二十四中学这所百年老校,见证了民族的苦难与奋起,培养了张梦庚、周浩然等一代代以身报国的栋梁。从战火中淬炼的红色基因,那是百年时光里不变的精神底色。他们的选择,正是这红色基因最炽热的表达——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民族复兴的洪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百年大同的红色基因,遇上席卷时代的AI化生存,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早已清晰可见。这是一个科技与人文交汇、变革与不确定性交织、效率与意义博弈、连接与孤独并存、人类与机器协作的伟大时代。置身其中,我们需要建构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这是理解世界的底层代码;需要主动思考批判思维,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直达问题根本;我们需要在希望与焦虑之间找到平衡,更需要在科技浪潮中学会协作,又坚守自我。
老师们,同学们,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人类能力的强化器,它帮助我们打破固有的边界,延伸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因此,未来属于有思考力的人,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人,创造力才是终极竞争力。我们的教与学势必要迭代升级,发现问题的眼睛、提出问题的勇气、定义问题的智慧以及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根植于好奇和创造的本能,才是人最宝贵的品质。AI时代,人类的价值不在于与机器竞争效率或计算能力,而在于我们独特的情感、创造力、道德判断和对意义的追寻。这就告诉我们,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意义,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的精彩,是我们每一个人最重要的命题。
同学们,岁月长河奔腾不息,作为平视世界的一代,你们同样肩负着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使命。回望走过的路,审视脚下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总是让人感慨万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征程中,向上攀登的路比站在顶峰更令人心潮澎湃。愿你们秉承“尚德、健体、乐学、求索”的校训,坚守“家国天下,志存大同”的精神,以报国之心定位大格局,以奋进之姿锻造真才学,以担当之志成就真作为,去感悟、去探索、去成就、去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新学期,衷心祝愿同学们根植在这片古色与现代交织的百年校园里,在悠长历史与深厚底蕴并存的精神家园间,汲取力量,勇立潮头,热情开场,璀璨绽放!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