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校长张洪松:未来以来,使命有我
导读:新学期校长寄语: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校长张洪松
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校长张洪松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今天,我们带着新春的气息与活力重返校园,也带着一份属于中国人的自豪与振奋——这个寒假,我们共同见证了三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在14号刚刚结束的亚冬会上,中国代表团以32枚金牌、奖牌第一的辉煌战绩刷新历史,创造亚冬会历史参赛最好成绩;国产动画《哪吒2》票房已经突破115亿,跃居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第二,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 全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并创造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还会创造新的记录;春节前夕,成立仅18个月的DeepSeek以新一代大模型R1震撼全球人工智能界。这款性能比肩GPT-4的开源模型,仅用不足美国同行1/20的成本完成训练,不仅引发英伟达单日蒸发6000亿美元市值的金融海啸,更以“非对称创新”改写了AI竞争规则。面对美国芯片封锁,中国团队另辟蹊径:开创无监督强化学习体系,降低90%人工标注数据依赖;重构算法架构,在性能受限的芯片上 实现计算效率跃升;借助全球最大数据池优势,通过应用场景反哺技术迭代。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创新思维,将AI训练成本压缩至600万美元量级,打破“算力霸权即竞争力”的行业迷信。
这三份答卷,是文化自信的闪耀、是拼搏精神的凝聚、是自主创新的突围,更向世界宣告:中国青年,正在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
同学们,你们何其幸运!你们成长于一个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期,一个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机遇期,我们的学校也由传统教育向未来教育转型的时期。我们不断践行“未来教育、全息育人”教育理念,在区级学校学业质量调研大数据分析中,我们首师未来增速第一,在上学期期末的学业水平测试中,我们学校各个学段、多学科都名列前茅,尤其是高一年级,各项数据都在全区优异突出,这是老师们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你们是未来教育的参与者、见证者。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我们学校很快就要开始动工建设,一所未来教育理念的全新学校将在这里建成,你们将是学校、新时代的见证者。
作为未来学子,需要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的格局,在世界坐标系中追求卓越的勇气,在时代浪潮中敢为人先的担当!
在此,我想对同学们提出三点期待:
第一,以“问鼎苍穹”的志气锚定人生坐标。 不要做随波逐流的“躺平者”,而要做破浪前行的“弄潮儿”。去看看那些闪耀世界的中国科创团队吧——他们的成功,始于年少时对未知领域的痴迷,成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希望你们永葆探索未知的热忱,让青春与最前沿的科技脉搏 同频共振。
第二,以“敢闯坚毅”的锐气 锻造创新本领。 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温室中的盆景,而是在一次次试错、一次次突破极限中淬炼而成。学校将为你们搭建成长平台,中关村科技园 房山园区是我们的学校的实践基地,我们将与园区内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我们的课堂要走进实验室、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我们将会引入更多的大学资源,为同学们的成长助力。希望同学们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第三,以“家国共进”的胸怀扛起青年使命。 请大家永远记得:个人的成就只有与国家需求、人类福祉同向而行,才能绽放永恒的光芒。无论是攻克“卡脖子”技术,还是用科技 赋能乡村振兴;无论是探索宇宙奥秘,还是用数字技术 守护文化遗产,你们的选择,将定义中国未来的高度!
同学们,“未来以来,使命有我”,请大家谨记我们首师未来的校训。你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时代的创造者。从今天起,希望你们以“青春之我”回应“时代之问”,在教室、在实验室、在每一个追寻真理的现场,用奋斗诠释“强国有我”的誓言。若干年后,当你们回望这段求学时光,愿你们能自豪地说:“我曾以青春赴万丈理想,以奋斗为复兴写下注脚!”
编辑|李梓萌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