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北京教育在行动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线上教学第一周,顺利、平稳、有序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 | 时间:2020-02-24 12:18:08

导读:在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 停课不停学”要求的第一周,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从教学研究、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系统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 停课不停学”要求的第一周,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从教学研究、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系统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对此,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丽荣表示,第一周,老师们的工作量是巨大的,非常时期、全新尝试,但大家积极投入、有条不紊;家长们的关注度是空前的,热情参与、理解信任、鼎力支持。总之,特殊的一周,顺利、平稳、有序!传媒附小团队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担当之勇、施教之智、统筹之思、细节之行”。


教学:各年级设计至少两套的学习预案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在教学研究方面,提出了“多方调研、认真研究;制定方案、明确职责;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细化落实、及时反馈”的32字方案,其中,提出各年级设计至少两套的学习预案。


多方调研、认真研究:学校找部分教师和家长做了调研,对于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存在的困惑都心中有数。学校组织线上干部研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分析调研情况、提出还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举措。


制定方案、明确职责:根据研讨,制定延期开学方案,明确了人员职责。干部进年级、进班级,及时发现问题、沟通协调、贴心服务;6个跨学科教研组教师,捆绑教研、统筹推进;全体教师全息辅导,首问负责,学生家长满意为止;负责咨询的干部手机向全体家长、学生公开,随时沟通、全方位解决家长问题。


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校长致信全体教师:强调“一个核心”、“两个突出”、“三个协同”、“四个关注”、“五个研究”、“六个不得”,高站位、细指导,明确特殊时期教师的规范履职、为靠前指挥做出示范;教学主管致信教研组长:对关键的第一天和第一周工作做具体指导,


学校致信全体家长:明确延期开学的工作定位、清晰学习方式、公布三层联系方式(班主任、学校邮箱、负责咨询的干部手机)、消减家长焦虑。


细化落实、及时反馈:各年级设计至少两套的学习预案,为“第一天”可能的网络拥堵做好准备。面对学生和家长的个性化特殊问题,教研组内及时研讨、共同解决,教师耐心解答悉心指导,做到问询答疑随时化。第一天结束,学校分别召集线上干部会和线上组长会,收集情况、及时做出指导。第一周结束,校长再次致信全体教师,总结一周工作经验、表彰优秀群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自主探究:学生“自愿”和“自主”选择


在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方面,学校建议学生“自愿”和“自主”选择,并从资源选择、时间安排、管理评价三个方面提出详细建议。


一是自主选择资源。面对市区推送资源和电视直播等众多资源,不强制家长和学生必须用哪类资源,强调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自愿”和“自主”选择,形成自己制定的个性化课程安排。二是自主安排时间。家庭情况各异,学生情况不同,学生在家长和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形成作息时间、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内容选择与学习方式相适合,重在实践探究。三是自主管理评价。不让学生网上签到打卡,指导学生提升自主教育能力,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自我管理。注重评价反馈弹性化,不统一要求学生上传作业、传视频、传照片,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提醒、自主监测自主展示、自我评价。


评价: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个人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的多元评价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在学生个人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班主任纷纷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进行个性点评指导,将好的做法及时分享给大家;学校的公众号及时收集信息、连续展示了“模型社团、民乐社团、无线电社团”同学们在家的学习成果,艺术、科技、体育、劳动的小能手们纷纷亮相,让居家学习和生活丰富多彩、兴趣盎然。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丽荣对教师们说:“灾难来临,方知生命可贵;勇于担当,更显生命价值!我们要抓住危机时刻的教育契机,将奋战一线、舍身忘我的气节,及时传递给孩子们,植入下一代的精神基因;同时要用我们恪尽职守的担当作为和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身边榜样!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大家团结一致、一起加油!”


编辑|贾振华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