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刘姝君 创新探索增强班级凝聚, 家校融合培养时代新人
导读:刘姝君,女,1985年3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海淀区数学学科骨干教师,长期从事教科研管理、班级教育管理、数学教学等工作,共主持、参与国家级、市区级课题教学科研课题17项,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指导学校教师成功申报课题多项。
大型公益教育活动“第四届京城榜样教师”颁奖典礼将于2020年11月7日举办,该活动由《教育头条》主办,将推选近200名坚守在首都基础教育一线的榜样教师,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的方式展现新时代首都教师的教育故事、教育思想,传播教育好声音。从10月9日起,《教育头条》官方微信“北京教育头条”将连续刊发榜样教师事迹故事。
推荐理由:
刘姝君,女,1985年3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海淀区数学学科骨干教师,长期从事教科研管理、班级教育管理、数学教学等工作,共主持、参与国家级、市区级课题教学科研课题17项,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指导学校教师成功申报课题多项。疫情防控期间,创新班级教育管理模式,将自主管理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相结合,摸索出自己独特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80期在线云班会,消除了学生的居家孤独,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发展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探索了教育方式变革。
获得主要荣誉:
被评为国家级课题《中小学个性化教育“生本课堂”行动研究》“优秀实验教师”,获国家级、市区级等获奖课例21节,《确定位置》等课例获全国友善用脑现场课展评一等奖、《点阵中的规律》等课例获北京市科研课题录像课一等奖,公开发表及获国家级、市区级获奖论文37篇,海淀区优秀成果1项。疫情防控期间,《创新每日在线班会80期,为航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获海淀区“立德树人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创新在线多彩班会》获北京市抗疫征文二等奖;《疫情期的心灵沟通》获海淀区教师阅读工程征文一等奖;《每天20分钟 让孩子们在一起飞更远》收录在《现代教育报》班主任专栏;每日在线班会创新案例收录在海淀教科院编写的《抗疫下的海淀教科研》工作手册。
从教感悟:
教育要面向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教育变革,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 | 闪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