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中/高招 > 高招

2020年北京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解析发布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0-07-10 15:05:58

导读:2020年北京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以新课标和四省市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强化“铸魂树人”的核心理念和教育目标,突出考查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服务教育教学,突显学科的文化意涵与教育功能。


以史为鉴 铸魂树人

——2020年北京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综述


2020年北京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新课标和四省市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强化“铸魂树人”的核心理念和教育目标,突出考查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服务教育教学,突显学科的文化意涵与教育功能。


试卷注重整体设计,思想性与科学性并重,引导考生思考、探索日常生活、学习探究、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以丰富多样的素材为载体,呈现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构建纵深开阔的认知框架,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加以反思与考查,反映出世界背景下的中国与中国视野里的世界。试题立意深远,视野开阔,题材丰富,形式活泼,关照现实,充分体现开放性、多元性、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原则。同时,历史试题秉持考试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紧密联系2020年北京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强调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突显家国情怀与世界视野,培养考生的现实关怀意识,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整套试卷稳中求变,布局合理,材料新颖,视角多元,难易适中,希冀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博古通今,铸魂育人,奏响时代主旋律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试题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视角,考查了考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第1题中的青铜器冰鉴缶是先秦时期最为典型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其使用方式也蕴含着先秦时期的政治观念和社会思想。第2题中的“清乐”是汉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精神文化成果,其产生、流散和重新整理的历史过程,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延续的活力和动力,也展现出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传承创新的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第20题从“茶”字的读音入手,展现了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过程。


试卷突出铸魂育人,具有明确的思想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试题中,意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第17题“从战歌到国歌”,突出了“富强、爱国”的核心价值观。第10题从回顾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历程,强调了加强法制建设的理念和成效。第8题反映出广大农民阶级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政治认识不断提高,革命意识不断加强。第9题则通过1950年一幅获奖的新年画作品,传达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各个层面出现的崭新气象。


二、察古知今,见微知著,增强社会使命感


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是研究历史的动力之一,历史也为现实提供了诸多的借鉴和参考。试卷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以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体现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如第20题要求考生运用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等相关历史知识,对“今天世界茶的两大发音系统”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这不但体现了历史教学服务于现实的社会价值,有助于深化考生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的认识,使考生更好地理解文化交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同世界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合作共赢的前景。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抵御各种灾害,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如第5题中,王安石提出应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现实提供了借鉴。第10题从一系列的立法可以看到,我国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时,着力加强法制建设,展现出国家在防灾救灾中的决策作用。


三、读史求真,继往开来,落实学科新素养


北京历年高考试题一贯注重从学科本质出发,考查考生历史学科的思维水平。试题以学生为本,突出主干知识,紧扣课标和教材,选择考生较为熟悉的题型,没有偏题、怪题,尽量做到贴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与此同时,试卷因时制宜、稳中求变。2020年是高考向等级性考试转变的第一年,试卷结构和考试时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试题的命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二卷”选取的历史素材更加丰富,内在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更加深入和灵活地考查考生必备的历史知识和关键能力,着力在试卷中呈现和落实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试卷整体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设多样情境,引导考生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如第18题以“近代工厂之父”阿克莱特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生动地展现了工业革命大潮之中,个人拼搏进取的成功历程。以此考查考生对工业革命的把握和理解,以及对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认识。历史学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试卷发挥学科所长,突显家国情怀。如第17题“从战歌到国歌”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对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考查渗透于整张试卷。如第20题通过地图,要求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对历史现象作出合理分析。第4题展示了安史之乱前后长安城的空间布局图,要求考生从古代经济的发展变化看待城市规划的变化。第16题以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为例,引导考生认识史料实证的重要性,学会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这一方法,既有利于考生感悟实事求是、著史求真的史学精神,也能培养学生辨析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对历史解释的考查集中体现在试卷的第二部分。“二卷”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设问,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并运用所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作用。同时,试卷注重选择性和开放性,以此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北京学生的特色。如第17题的设问要求考生在五个要求中选取三个,体现了试题的选择性。第18题要求考生解读阿克莱特的成功之路,第19题要求考生评析十三行的兴衰,都给考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考生需要自己选取解题思路和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整合,从而得出新的历史认识。这样的试题更加贴近北京中学生实际,有益于发挥其所长,展现其创新的内在潜质。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简评


2020年是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第一年,试卷的命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历史试题突出立德树人为核心,学科素养为导向,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稳中求新。


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1.突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0年北京高考历史试题坚持正面的价值导向,如第8题,以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革命为素材,渗透了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第9、10题综合考查了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第17题,通过叙述“从战歌到国歌”的演变过程,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弘扬了革命文化。第18题,通过考查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人物,从生产力和人物评价的角度考查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2.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第2题以“清乐”的发展为载体,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注重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如第5题,以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上的救荒与民生。如第20题,以外文中“茶”字的不同发音为话题,考查中外文化交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从世界背景下看中国,从中国视野了解世界。


3.试题关注与学生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现实问题,体现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如第5题,以王安石变法中的具体措施为载体,考查救荒扶贫的措施,关爱民生。再如第10题,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为例,突出法制建设成就。再如第17题,以学生熟知的国歌为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比较全面和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1.在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方面,试卷整体上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典型的如第17、18题,第17题从“战歌到国歌”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近代的革命历史,渗透着浓浓的家国情怀,第18题考查了唯物史观中生产力问题和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2.在时空观念素养上,第3、7、11题突出考查学生的时序意识,第4、20题突出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念。第20题考查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综合思考历史上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在史料实证素养上,最典型体现这一素养考查的是第16题,试题以司马光修史的相关史实考查了史料实证的相关问题。其他大多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不同程度地考查了史料的理解和运用。


4.在历史解释上,大部分试题体现了这一素养。如第2题,通过一个具体的文化现象,阐发了民族交融和中华民族的发展。第17题直接提出了历史解释的答题要求,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国歌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


三、试题在考试改革的背景下保持稳定


在学科设置和考试试卷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试卷的题型和形式保持稳定,有利于实现平稳过渡,有利于考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有利于教学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如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比例与之前文综考试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衔接与过渡。在具体试题的呈现形式上,也与之前文综试卷保持了明显的一致性。非选择题在试题的命制上体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但没有给学生的答题造成形式上的障碍,为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李晓风: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郭井生: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级教师 

赵文龙: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级教师 

冉  峰: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高级教师

许连生: 北京市顺义杨镇中学 特级教师


编辑 | 李宙驰

TAG标签: